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道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6月28日報道,上周,烏克蘭議會通過了雙重國籍法。鑒于事實上許多外逃的烏克蘭難民即便在戰爭結束后也不會回國,烏克蘭政府必須采取措施,以確保這些難民至少與祖國保持某種聯系。
戰爭大大改變了烏克蘭,人口危機愈演愈烈。此前,對外移民、貧困和低出生率本就導致該國人口減少。據烏克蘭官方統計,從1992年到2021年,烏克蘭人口從近5200萬降至4100萬。目前,估計只有約3000萬人生活在烏方控制區。
官方統計顯示,目前有逾430萬烏克蘭人獲得了歐盟的臨時庇護,在歐盟國家生活。他們當中的許多人不久便將有資格申請歐盟國家的公民身份。
除了俄烏沖突爆發的頭幾個月外,烏克蘭迄今為止未再出現大規模難民潮。但自中東緊張局勢升級以來,俄羅斯再次加強了對烏克蘭腹地的空襲,前線也無望停火。因此,烏克蘭人口將繼續減少是顯而易見的。
報道稱,很難說雙重國籍法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穩定烏克蘭人口的效果。外籍的烏克蘭裔男性不大可能去申請烏克蘭護照,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將有義務服兵役。
而且根據新法,烏克蘭人只可擁有所謂“友好國家”的雙重國籍。烏克蘭政府正在制定“友好國家”名單。歐盟國家以及對俄實施制裁的國家估計都將位列其中。
雙重國籍法還簡化了為烏克蘭作戰的外籍軍人的入籍程序。通常,外國人必須在烏克蘭連續居住至少5年才有資格申請烏克蘭護照。對于外籍軍人,該期限現在縮短至一年。但入籍意味著他們不能隨意離開烏克蘭。
來源:新華社·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