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中,中國制造的殲-10C憑借實戰中的亮眼表現一戰成名,吸引了眾多國際買家的目光。
6月7日,印尼政府表示對這款戰機相當看好,甚至啟動了采購可行性的官方評估,似乎預示著殲-10C有望贏得大單。
不過,在短短半月后情況急轉。 6月25日,土耳其高調宣布成功拿下印尼價值100億美元的戰斗機訂單。
印尼的迅速轉向引發不小轟動,不禁讓人疑問,眼看就要到手的殲-10C生意,難道就這樣被截胡了?
印尼空軍的現代化之痛
印尼空軍的家底,著實有點歷史感。主力戰機仍是上世紀90年代購入的美制F-16A/B Block 15 OCU和俄制蘇-27SK/蘇-30MK。
這些機型雖曾叱咤風云,但放在今天,只能算是四代機的入門版。歲月不饒機,機體老化、維護成本攀升、電子設備落后,戰斗力早已大打折扣。
環顧四周鄰居,印尼的壓力可想而知。越南和馬來西亞的機隊規模更大,雖然技術水平相近但數量占優;泰國裝備了更先進的瑞典鷹獅四代半戰機。
更讓印尼坐不住的是,新加坡明年就將接收首批4架F-35B隱形戰機,成為東南亞首個邁入五代機俱樂部的國家;就連隔海相望的澳大利亞,也已是F-35的成熟用戶。
面對這種四面楚歌的態勢,印尼自2015年起就啟動了雄心勃勃的空軍現代化項目。最初相中了俄羅斯的蘇-35,2017年甚至簽了11架的合同。
可惜好景不長,美國揮動《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的大棒,巨大的外交壓力和潛在的制裁風險,讓囊中羞澀的印尼最終無奈放棄。
隨后,印尼又參與了韓國的KF-21獵鷹項目,計劃采購50架。不過,高昂的成本讓印尼的承諾大打折扣,項目前景至今晦暗不明。
直到2022年,印尼終于砸下81億美元重金,與法國簽下42架陣風戰機的超級訂單。印尼滿心以為,憑借陣風先進的航電系統和久經考驗的實戰性能,空軍戰力將迎來質的飛躍。
誰曾想,一場突如其來的空戰,讓這筆看似板上釘釘的交易陡生波瀾。印尼空軍的現代化之路,似乎注定充滿坎坷。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讓印尼將目光投向了東方的殲-10C?
殲-10C的意外出圈
5月7日,克什米爾上空爆發了一場舉世矚目的空戰。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中國產殲-10CE戰機,在與印度空軍的交鋒中表現驚艷。
根據巴方公布并得到外界廣泛采信的戰果,殲-10CE成功擊落了包括法制陣風在內的多架印軍戰機。此役之前,陣風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一直頂著實戰不敗的光環,這場敗績猶如一枚重磅炸彈,瞬間引爆了全球軍事圈,尤其刺痛了剛斥巨資購入陣風的印尼。
印尼國內輿論場迅速沸騰,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印尼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炸開了鍋,得知陣風可能被便宜得多的殲-10擊落,身為印尼人,為購買這種飛機感到遺憾!
不少網友看到了中國制造的性價比,質疑和懊悔之聲不絕于耳。實戰是檢驗武器性能最硬核的廣告。殲-10CE在印巴空戰中的優異表現,瞬間照亮了印尼尋求性價比替代方案的道路。
關于印尼可能轉購中國殲-10戰機的傳聞甚囂塵上,甚至有傳言稱其有意采購多達42架二手殲-10。
印尼國防部副部長道凡托于6月5日的表態,他證實,印尼政府確實正在就采購中國殲-10戰斗機進行可行性評估,并明確指出,殲-10在印巴沖突中的表現是印尼考慮該機型的關鍵因素之一。
這不僅是印尼對殲-10CE實戰戰績的認可,作為同屬伊斯蘭世界的國家,印尼與巴基斯坦在軍事等領域聯系緊密,印尼顯然有獨特渠道從巴方獲取關于殲-10與陣風對比的一手詳細評估信息。
殲-10C憑借真刀真槍打出來的實力,為自己在強手如林的國際軍貿市場硬生生開辟了一片天地。正當外界普遍猜測印尼將因性價比轉向中國戰機時,劇情卻再次峰回路轉。
“可汗”的百億美元豪賭
就在人們以為殲-10C有望拿下大單之際,6月2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一則社交媒體公告震驚四座,土耳其與印尼簽署協議,將向印尼出口48架土耳其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形戰斗機可汗,合同總價值高達約100億美元!
根據協議,這批戰機將在土耳其生產,同時會利用印尼本地的工業能力,未來印尼甚至雄心勃勃地希望向其他東南亞國家出口可汗。
印尼《雅加達郵報》隨即謹慎澄清,目前簽署的是一份諒解備忘錄,具體采購數量和價格需待正式合同敲定。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和TRT Haber則透露了更多合作細節,土耳其承諾在10年內完成交付,協議包含至關重要的技術轉讓條款。
這筆超級訂單是在雅加達舉辦的2025年印尼防務展上敲定的,土耳其國防工業總局主席激動地宣稱,這將成為聯合生產、技術共享和戰略協作的最佳范例。
土耳其的可汗戰機項目始于2016年,目標是替代其老舊的F-16機隊。經過近十年研發,2023年公開亮相,2024年初成功首飛,計劃于2028年左右開始批量生產。
它讓土耳其躋身全球少數具備隱形戰機研發能力的國家俱樂部,設計上具備超音速巡航、內置彈艙、先進航電與人工智能支持等特點。
不過,可汗目前仍是一款期貨,它尚未完全成熟,初期仍需依賴美制F110發動機。
印尼豪擲百億美金押注一款尚在測試階段的五代機,堪稱一場前所未有的冒險。其背后考量耐人尋味,土耳其雖是北約成員,但與美國保持微妙距離。
選擇土耳其,既能規避直接購買中國戰機可能引發的美國強烈反應,也避免了采購美制戰機可能同時得罪中俄的困境。
與土耳其深度合作,打著聯合生產和技術共享的旗號,完美契合印尼不結盟外交傳統,為其在復雜地緣政治中保留了寶貴的靈活性和多元化的裝備采購戰略空間。
盡管可汗單機成本據估算已超2億美元,但捆綁了本土生產和未來出口前景的深度技術轉讓,對志在提升本國航空工業能力的印尼而言,其長期戰略價值可能超越了單純比較單機價格。
殲-10C雖在性能和性價比上表現突出,但在印尼這場復雜的戰略棋局中,最終還是讓位于了更符合其綜合考量的土耳其方案。這場百億訂單的爭奪,深刻揭示了現代國際軍貿的本質。
從中國殲-10C因印巴空戰一鳴驚人而強勢進入印尼候選名單,再到土耳其尚未完全服役的可汗戰機憑借一紙百億諒解備忘錄成為黑馬,每一次變卦都非心血來潮,而是國家利益考量的精準落子。
殲-10CE在印巴上空的實戰表現,已經用實打實的戰績向世界宣告了中國高端航空裝備的頂尖實力與卓越性價比。
此次雖未最終拿下印尼訂單,但其展現的競爭力已不容小覷。未來,隨著中國軍工技術的持續突破和更加靈活務實的國際合作策略,中國高端裝備在全球市場必將開辟更為廣闊的天地。
主要信源
土耳其力推戰機外銷,首份訂單花落印尼——中國青年報2025-06-25
解局|印尼看中殲-10戰機,采購是否板上釘釘?——直新聞2025-06-0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