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人鼓吹這樣的觀點:用夠15年的車就是老古董了,安全性能下降,車況也不如當初,該換了。你要敢說自己的車用了十幾年還沒換,就總會有一些人陰陽怪氣地嘲諷。
為什么在人們心中,汽車壽命15年是一道坎?
我認為和汽車報廢年限的規定有關,1997年規定汽車報廢年限為10年,2000年改為15年,一直持續到2012年,整整12年時間私家車都是滿15年報廢,所以所以一提提汽車壽命,有人就喜歡拿15年來說事兒。
早期汽車報廢年限那么短,是因為壽命就只有那么長嗎?
我認為絕不是,因為汽車是工業品,又不是寵物啥的,到年齡就不行了。工業品理論上壽命是無限的,零件壞了能修能換,談壽命夸張了。
不過早期咱們汽車工業剛起步,很多地方的汽修廠、改裝廠拿到圖紙就可以照貓畫虎去造車。大梁掄大錘砸,駕駛室用錘子敲,生產出來的產品肯定和大廠有差別。
當年針對汽車質量有過調查,其中發動機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幾百小時,整車平均故障間隔里程為五千多公里。也就是說發動機用幾百小時就得出問題,整車開個五千多公里就得進維修廠。
而質量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壞了可以修嘛。最大的問題是安全,隨著汽車保有量增加,每年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逐年攀升。很多都是因為車輛技術故障導致的事故,所以才開始對汽車行業進行規范化管理,淘汰掉技術落后、不安全的車。
還有一方面原因我認為是為了刺激經濟,畢竟在八九十年代買得起汽車的絕對是有錢的,車輛更新頻率高一些可以促進本就薄弱的汽車工業發展。
而如今汽車生產水平和以前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現在科技發達了、材料科學進步了、機加工精度高到變態,還有各種嚴苛的測試、計算機仿真,汽車這么一個絕大部分由金屬構成的工業品再用不夠15年,誰信啊?
所以我覺的現在的汽車你只要正常保養,那么可以認為其壽命是長久的。而換不換車主要看財力。對于大部分老百姓來說我認為真沒必要換那么勤,畢竟是個大物件,咱也就日常代步,把錢花在這種買到手就貶值的東西上真不劃算。
而那些動不動嚷嚷著換車的人別的不說,一定有錢,換車就是花錢取悅自己。他們有幾個是因為車開壞了修不好去換的?基本上都是喜新厭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