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法之名》最新的劇情中,張文菁無罪釋放,指導小組一秒被撤,鄭雅萍與洪亮千般不甘、萬般不愿,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全部心血付諸東流。
人類的悲喜,從來都不會相通。在指導小組抗爭無果、強行被撤的同時,東平政法系統與天龍集團似乎達成了默契。雙方隨機應變、就坡下驢,把張文菁被誣陷的黑鍋結結實實地扣在萬海的頭上。
如此一來,張文菁平反昭雪,萬海卻被徹底錘死。李人駿與陳勝龍雖然身份迥異、立場不同,但卻出于自身的利益,不約而同地選擇快速推進萬海案,恨不得分分鐘就能起訴開庭宣判。
查案與作戰一樣,奉行的都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法則。如今,船到中流、人在墻頭,省檢察院的領導們卻頂不住權勢、扛不住壓力,最終做出了撤回指導小組的荒唐決定。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下屬們還沒有撂挑子,領導們卻先選擇了撤梯子。對于省檢察院這出乎意料的決定,我們不禁產生疑問——這是故布疑陣、以退為進,還是組織內部也有壞人?
在第16集的集末,省政法委的嚴立誠為我們揭曉了答案。“這個案子剛查出一點線索就被掐斷了,你想深入查,就有人來說情。你說為什么?中政委要求,辦案既要拔釘子,又要打傘破網,眼光要長遠一些,目光要放大一些。下次打,就連鍋端。”
這一番話,直接說出了指導小組被撤回的原因。
原來,隨著鄭雅萍、洪亮調查的深入,躲在幕后的黑傘們漸漸生出了恐懼和不安。所以,江旭東才會為東平政法系統說好話、求人情,蘭景茗才會四處游說、試圖逼走指導組。
由于東平政法系統有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因此,指導小組達到東平之后時時被監控、處處在碰壁。由于政法系統有內鬼的存在,鄭雅萍與洪亮的一切行動總是暴露在對方的視線之內。
喬振興要進行二次尸檢,結果就出現了遺體被誤燒的鬧劇;雷廣發前腳被釋放,后腳就成了垃圾焚燒發電的原材料;張文菁抵達車站,就被黑惡勢力威脅帶走。
在東平的日子里,指導小組殫精竭慮、廢寢忘食,工作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與黑惡勢力的隔空較量中,他們總是落后一步、慢人半拍。
畢竟,敵在暗、我在明,雙方之間信息嚴重不對稱。因此,縱然鄭雅萍耳聰目明、洪亮有三頭六臂,卻依然處于被動挨打的地步。
正如嚴立誠說的那樣,指導小組在東平的遭遇,側面印證了黑惡勢力保護傘的存在。因此,撤回指導小組,恰恰是省政法部門的策略。
以前的指導小組與黑惡勢力,公開較量、隔空對抗。由于政法系統內部有蛀蟲,鄭雅萍與洪亮,全程都是明牌開局;而對方的底牌卻緊緊攥在手里。
借著江旭東、蘭景茗求情的契機,省領導撤回了指導小組,表面上肯定了東平掃黑除惡的成果,實際上卻是在趁機麻痹對方、放松警惕。
這套以退為進、以守待攻的組合拳,不過是主動示弱、引蛇出洞。如此一來,雙方之間的形勢就發生了逆轉。以前的洪亮等人,殺氣騰騰、咄咄逼人,所以陳勝龍、程子健們才會狗急跳墻、毀尸滅跡,讓案件的偵辦陷入了僵局。
如今,省檢察院撤回了指導小組,就是要傳遞出偃旗息鼓、從此翻篇的信息。沒有了閻王的坐鎮,各路牛鬼蛇神都失去了約束,自然而然就會暴露出自己的弱點和命門。
這一套欲擒故縱的打法,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一不留神就能將黑惡勢力帶入檢察院預設的埋伏圈。洪亮們越是心有不甘、口有怨言,反派們就越會相信萬海案已經板上釘釘、鐵案無疑。
《孫子兵法》有云,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在掃黑除惡這場斗爭中,制造假象、迷惑人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往往會有意外的奇效。
掃黑的任務從明牌開局變成了暗中進行,洪亮的工作從臺前查案轉到了幕后破傘。指導小組的撤回,是組織給予洪亮的保護色。
在明處佛系,在暗中發力。嚴立誠與張放,下了一盤很大的棋,迷惑了對手,也騙過了洪亮。
欲擒故縱,兵不血刃。三十六計的智慧,算是被省領導玩明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