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工線墜子銅絲纏鉛砣,找水平線全靠它。老工匠說線墜測出來更準,機器數對卻缺手里真功夫。煤油爐子鐵皮留痕跡,八十年代單身漢靠它改善伙食。
二手爐子十塊錢,煮飯炒菜,燃氣灶比不了那溫馨。
隔壁張叔的煤油爐子用了二十年,如今放博物館也是寶貝。
蟈蟈籠子現在多是塑料的,小時候農忙帶竹籠子抓螞蚱喂雞。現在農藥多螞蚱少見,養蟈蟈成了一些老人的消遣。
紡車上棉紗粗細不勻,小時候看奶奶紡線像變魔術。化纖衣服便宜舒服,手紡布成了稀罕物,縣城有人收舊紡車做民宿裝飾。
想起供銷社百貨柜,現在超市分區,那時東西全混一塊。
賣針線柜臺可能放衛生巾,跟紐扣擺一塊,要啥自己翻。
老式理發推子推毛寸,后頸涼颼颼,爸爸年輕時給街坊剃頭。
現在美發沙龍要預約,老推子在抽屜里落了灰。
連枷拍打稻谷響,秋收時滿地都是,現在收割機進田它成古董。村里老人說機器打稻穗有漏籽,老連枷拍得更干凈。搪瓷臉盆邊沿掉漆,用膠水粘著窟窿,當年摔了補補還能用。
現在陶瓷盆貴,碎了直接扔,收破爛的老劉說還能賣幾分錢。鞋楦子放鞋柜曬發黃,以前做布鞋必備,現在網購鞋直接穿。手工鞋店改定制旗袍,鞋楦子成了道具。
火石“火連”鐵片薄,沒火柴時靠它劃火星點棉花。現在打火機便宜,有些煙民卻喜歡老式的,說聲響聽著踏實。滑子是捆草小木條,梨木做最耐用,現在用塑料繩省事。
去年見新農人用全自動打捆機,地頭老人卻仍用老物件。柜子里鐵疙瘩沒人認,爺爺說像古代農具,網上問收藏群也沒答案。或許老物件消失,就因沒人知道來路,自然被扔掉了。
這些老物件是時光的印記,藏著一代人的生活記憶。你家里還有哪些快消失的老寶貝,快來一起說說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