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30 日中午,湖南衛視深度訪談節目《背后》播出了管樂的獨家專訪。當主持人靳夢佳問及感情經歷時,這位以 “彪悍喜劇人” 形象走紅的女演員突然紅了眼眶:“以前我總覺得愛就是要把對方綁在身邊,現在才明白,真正的愛需要先學會愛自己。”
管樂與王皓的緣分始于 2022 年《一年一度喜劇大賽》錄制期間。當時兩人都是初出茅廬的新人,王皓在后臺看到管樂跳女團舞時 “眼睛都看直了”,主動遞上自己寫的段子手稿。節目中,他們頻繁同框互動,共享衣櫥、互贈禮物的細節被粉絲扒出,甚至被拍到見過家長。
這段感情的轉折點出現在管樂介紹王皓與史策搭檔后。“皓史成雙” CP 迅速走紅,王皓的事業重心轉向影視圈,而管樂則因喜劇大賽的高強度創作陷入焦慮。2024 年初,兩人社交平臺互動銳減,管樂清空抖音中與王皓相關的內容,分手傳聞甚囂塵上。
在節目中,管樂首次公開自己被確診為 “焦慮型依戀” 人格。這種因原生家庭父母爭吵形成的心理模式,讓她在戀愛中表現出強烈的不安全感:王皓因拍戲失聯時,她曾連續撥打 27 個電話,甚至打車到劇組大鬧,要求王皓每天報備行程,連洗澡時間都要精確到分鐘,看到 “皓史成雙” CP 的甜蜜互動,她會反復問自己,“是不是我不夠好,才讓他想逃離?”
這種病態的依戀模式,加上兩人事業上升期的壓力,最終讓這段感情在 2024 年走到盡頭。管樂坦言,分手后她曾陷入長達三個月的抑郁,甚至需要靠抗焦慮藥物才能入睡。
痛定思痛的管樂開始了自我救贖之旅:她隨身攜帶《關系的重建》,在書中標注了 137 處重點,用心理學知識剖析自己的行為模式,每周三次心理咨詢讓她逐漸明白,“焦慮型依戀不是絕癥,而是可以被治愈的創傷”;在《乘風 2025》中,她以顛覆性的舞蹈表演征服觀眾,用實力證明 “離開愛情我依然能發光”。
如今的管樂包里多了一本《兩次約會見真章》,這是鄧萃雯送給她的禮物。這位前輩叮囑她:“下次戀愛前,先學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管樂的坦誠回應引發了全網熱議:多數網友點贊她的勇氣,“這才是成年人該有的分手姿態”,部分人認為她 “甩鍋戀愛腦”,暗示王皓在 “皓史成雙” CP 炒作中的責任;心理學博主 @KnowYourself 指出,“管樂的經歷折射出當代年輕人普遍的情感困境”。
值得玩味的是,王皓至今未對此事做出回應。他的小紅書賬號仍關注著管樂,兩人共同好友透露,“他們現在更像是彼此的人生導師”。
管樂的故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真正的愛不是控制,而是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通過心理咨詢、閱讀等方式修復童年創傷,愛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事業、友情同樣重要,當一段關系消耗大于滋養時,勇敢說再見。
正如管樂在節目中所說:“分手不是失敗,而是讓我看清自己的鏡子。” 從 “戀愛腦” 到自我覺醒,她用三年時間完成了一場漂亮的蛻變。這場關于成長與告別的故事,或許能給正在感情中掙扎的你一些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