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美白宮和國防部強烈反駁有關美國未能摧毀伊朗核設施的說法。美國媒體此前披露了一份早期情報評估,稱美國對伊朗的空襲并未摧毀其核設施。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此前報道,三位知情人士描述的一份美國早期情報評估報告顯示,此前美國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的軍事打擊并未摧毀伊朗核計劃的核心部件,可能僅使其核計劃推遲了數月。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該報告基于美國中央司令部在美國空襲后進行的戰斗損失評估。
導彈襲擊(資料圖)
甚至有情報顯示,伊朗核設施的離心機基本完好無損,鈾濃縮庫存也沒有被毀掉。國際原子能機構在6月表示,至關重要的是,伊朗的核研究堆以及動力反應堆,沒有受到攻擊,他們不知道伊朗濃縮鈾被轉移的位置。簡而言之,美國自己人都認為,特朗普說的“福爾多核設施已不復存在,伊朗核設施遭到了徹底摧毀”,不是事實。美軍的打擊,有可能讓伊朗核設施遭到了嚴重破壞,但從結果來看,這次行動沒有特朗普說的那么無懈可擊。這是白宮遇到的第一個噩耗,而接下來還有兩個噩耗。
第一個就是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美國繼以色列之后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對地區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表示擔憂。巴基斯坦外交部在聲明中指出,美國發動的襲擊違反了國際法準則,是針對伊朗的侵略行為,根據《聯合國憲章》,伊朗有進行自衛的合法權利。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美國對伊朗的襲擊導致緊張局勢和暴力沖突空前升級,對地區及周邊國家的安全和穩定造成嚴重的破壞性影響。巴基斯坦呼吁各方尊重國際法和人道主義精神,避免平民喪生,盡快結束沖突,恢復通過對話和外交途徑解決地區危機。
特朗普(資料圖)
巴基斯坦總理謝赫巴茲-謝里夫致電伊朗總統馬蘇德-佩澤什基安,并“轉達了巴基斯坦對美國襲擊的譴責”。在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數千人游行抗議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的空襲。一面印有特朗普照片的大型美國國旗被放置在道路上,供示威者踩踏??棺h者高呼口號,反對美國、以色列以及巴基斯坦的對手印度。
近年來,美國在中東政策上不斷從“直接介入”轉向“遙控干預”,力圖通過武器銷售、軍事承諾、外交協調等方式維持影響力,而不再像過去那樣投入地面部隊或持久作戰。在對伊朗打擊過程中,美國依靠空軍精確打擊和間接合作,不僅控制風險,也強化對沙特、阿聯酋等傳統盟友震懾力。多家美國防務承包商,包括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公司等,已因新一輪軍售訂單而受益。這反過來又推動美國維持中東軍事合作網絡,鞏固其地緣戰略地位。但這樣做代價,是將地區安全局勢綁在以色列的需求之上。
布林肯(資料圖)
第二個噩耗,隨著拜登政府班子下臺多時的布林肯,看到伊朗被炸,對特朗普實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跳出來,說了一句公道話。他說,特朗普打擊伊朗核設備的做法大錯特錯,不僅不理智,更沒必要。布林肯用了一句比喻來描述特朗普下令轟炸伊朗核設施這件事,稱其是在試圖撲滅一場由他自己澆上汽油的大火。布林肯口中的,這把火確實是特朗普親手點燃的。事情要從2018年說起,那時特朗普單方面撕毀了奧巴馬政府與伊朗達成的《伊核協議》,一邊退出協議,一邊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和經濟制裁。
有民主黨議員甚至借著這一機會,對特朗普發起了首輪彈劾。從理論上講,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擁有發動一場戰爭的權力。但在美國三權分立的政體下,美國的財權歸國會。一旦戰爭時間較長,總統就必須在開戰前得到議會許可,否則將被視為違規行為。顯然,特朗普并沒有在轟炸伊朗前通知國會議員們,這成為了他遭到彈劾的一大原因。更讓民主黨人感到不滿的是,伊朗迅速反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