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這邊剛被曝出策劃了一場"栽贓伊朗"的大戲,那邊伊朗強硬派突然發力,直接放話"核技術半步不讓"。
更關鍵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親自下令炸了伊朗三處核設施,把原本就緊繃的中東神經,直接拽到了懸崖邊上。
先說說以色列這出"賊喊捉賊"的戲碼。
根據多方信源,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原本計劃在6月下旬,在美國某個重要港口搞一場"意外爆炸",目標是一艘裝有"伊朗制造"電子設備的貨船。
他們的算盤打得精:爆炸發生后,立刻把現場證據指向伊朗,再聯合美國媒體炒作"伊朗恐怖襲擊",逼著美國政府下場收拾伊朗。
要是真鬧大了,說不定能復制2020年刺殺蘇萊曼尼時的效果,直接把美伊拖入全面戰爭。
可以色列千算萬算,沒算到伊朗的情報網比他們想象中更密。
伊朗革命衛隊的情報部門早就滲透進了中東多個國家的港口管理系統,通過追蹤貨船的GPS信號和貨物清單,提前發現了異常。
伊朗還通過一個與美方有合作的歐洲國家,把情報直接遞到了美國國安部門手里。
特朗普一直就不想太多的介入伊以沖突,但又管不住以色列想方設法設局,所以只能被迫下場。
于是就有了6月21日那場讓全球震動的空襲。
特朗普坐在白宮戰情室的大屏幕前,看著B2隱形轟炸機從密蘇里州起飛,直撲伊朗中部。
這次打擊和以往不同,美軍用了專門定制的巨型鉆地彈——這種炸彈能穿透30米厚的混凝土,專門用來對付地下核設施。
目標很明確:伊斯法罕的鈾濃縮工廠、納坦茲的離心機組裝基地,還有設拉子的核燃料研究中心。
爆炸聲響起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正在德黑蘭的地堡里開緊急會議。
據說他提前做了最壞打算:如果核設施被毀,就立刻啟動"繼任者預案"——三位資深神職人員已經進入待命狀態。
這不是普通的權力交接,而是伊朗政治生態里最危險的信號:當最高領袖的權威受到直接挑戰,內部派系的火并可能比外部打擊更致命。
要說清楚伊朗現在的局面,得先明白他們的政治結構。
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后,伊朗形成了獨特的"教法學家統治"體系:最高領袖掌握最終決策權,總統負責日常行政,革命衛隊既是軍事力量又是政治派系。
而在這套體系里,強硬派和溫和派的博弈從未停過。
強硬派的核心主張就四個字:"以硬對硬"。他們認為美國和以色列是伊朗的"死敵",核技術是"國家尊嚴的象征",任何妥協都是對革命的背叛。
代表人物包括革命衛隊前司令賈瓦尼、憲法監護委員會主席韋拉亞提。
溫和派則更現實:他們承認伊朗經濟被制裁得夠嗆,主張和美國有限和解,推動國際社會解除石油禁運。
前總統魯哈尼就是溫和派的典型,他任期內簽過《伊核協議》,結果呢?協議剛簽兩年,美國就退出了,原油出口又被掐到幾乎為零。
本來哈梅內伊玩的是"平衡術":總統選溫和派,議會給強硬派多留席位,革命衛隊高層兩邊都安插自己人。
這種"不偏不倚"的策略,讓伊朗在過去十年里既能和歐洲談合作,又能對以色列放狠話,日子過得不算舒坦,但也沒崩盤。
可美國的這次轟炸,直接把這根維持平衡的"稻草"給燒了。
首先是強硬派徹底"炸毛"了。核設施被炸,等于直接打臉伊朗的"核主權"。
革命衛隊里的少壯派軍官公開放話:"以前我們認為可以和美國談,現在看來,他們連我們的核設施都要炸,還談什么解除制裁?"
這些30來歲的軍官,很多是在兩伊戰爭中長大的,對美國的仇恨刻在骨子里。
他們已經開始在內部串聯,要求哈梅內伊"換掉那些主和的軟蛋"。
溫和派的日子更難過。他們之前一直說"只要堅持談判,制裁早晚會解除",現在美國人用炸彈證明了:談判?不存在的。
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最近在電視上講話,聲音都在抖:"我們從未放棄和平,但和平的前提是尊重。"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溫和派那套行不通了。"
革命衛隊內部也亂了套。這支伊朗最精銳的力量,本來分成了兩派:世俗派(比如現任司令薩拉米)更注重實戰,和軍隊關系近;
教士派(比如副司令侯賽因·薩拉米)更聽最高領袖的話,控制著意識形態。
以前兩人還能互相制衡,現在核打擊一來,世俗派趁機擴大影響力。
而教士派則反咬,認為打仗才是讓國家陷入危機的原因。
最近甚至有傳言,兩人的親信在德黑蘭街頭差點動手——這要是真打起來,伊朗的軍權可就分裂了。
最頭疼的還是哈梅內伊,他原本的計劃是:2025年底總統大選,讓溫和派的萊希連任,繼續和歐洲周旋;
等自己身體不行了,再從宗教界選個"軟和"的接班人。
現在倒好,強硬派少壯派已經放出話:"下一任總統必須是革命衛隊出身,而且得支持發展核武器。"
所欲,特朗普也有顧慮,如果真把伊朗逼急了,他們可能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全球30%的石油都要從這兒過,到時候國際油價漲到200美元一桶,美國老百姓加油都得肉疼。
所以他特意交代軍方,這次轟炸就是演給以色列看的,別炸太狠,目標附近炸一下就行。
可伊朗革命衛隊哪吃這一套?他們故意在核設施周圍布置了假目標,還把一些廢棄的離心機搬到顯眼位置。
結果美軍炸彈炸了不少假東西,真正的核心設備反而受損不大。
現在的局面,就像一桌已經擺好的棋局,突然被人掀了棋盤。
以色列想當棋手,結果被伊朗反將一軍;美國想當棋局控制者,結果自己成了攪局者;
伊朗則從被動挨打,變成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強硬派現在占上風,不是因為他們多厲害,而是因為溫和派實在沒招了。
和談?美國不接招;妥協?老百姓不答應;忍氣吞聲?革命衛隊不答應。
接下來伊朗會怎么走?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強硬派徹底掌權,加速發展核武器,和以色列、美國正面硬剛。
這樣的話,中東可能爆發"代理人戰爭",真主黨、哈馬斯會加大對以色列襲擊,沙特、阿聯酋可能被迫選邊站,油價暴漲,全球經濟又要抖三抖。
第二種,哈梅內伊力挽狂瀾,重新平衡派系,讓溫和派和強硬派各退一步,繼續和美國周旋。
但這需要哈梅內伊還有足夠的權威,可他畢竟86歲了,身體能撐多久?
第三種,伊朗內部徹底分裂,革命衛隊部分勢力自立門戶,甚至和溫和派聯手趕走強硬派。
這種可能性最小,但一旦發生,伊朗可能陷入長期動蕩,成為中東新的"敘利亞"。
最讓人擔心的是,伊朗的核技術已經到了"臨界點"。
到時候伊朗真造出原子彈,中東的核平衡就被打破了,沙特、土耳其這些國家可能也會跟著搞核計劃,全球核擴散的風險將急劇上升。
現在回到最初的問題:以色列的陰謀敗露了,伊朗強硬派奪權了,他們真的不放棄核技術嗎?
對伊朗人來說,核技術早已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國家主權、民族尊嚴的象征。
強硬派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在這場權力洗牌中占了上風。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哈梅內伊的健康狀況會不會突然惡化?強硬派少壯派會不會和革命衛隊世俗派爆發沖突?美國會不會為了平息油價,重新和伊朗談判?
這些問題,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就會有答案。而中東這盤棋,才剛剛走到最危險的那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