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派對這類場合,總能讓人看清職業體育的門道——熱鬧背后,藏著許多現實的提醒。
坦白說,近些年中國球員參與NBA選秀的消息,對國內籃球圈來說已經不算稀奇,但每次有新面孔入選,依然會激起不少情緒。比如這次,楊瀚森和他的經紀公司把選秀派對辦得很體面,西裝革履、媒體聚焦,氛圍確實很“洋氣。不過,熱鬧歸熱鬧,實事求是講,這種“高光時刻并不是誰都能隨意擁有的。背后既有個人能力、經紀團隊的包裝,也有大環境的推力。中國球員想在NBA站住腳,得過多少關、吃多少苦,外人其實很難想象。
但我更關心的是:在被簇擁、被期待的時刻,我們有沒有冷靜下來想一想,這種“被看見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是個人榮耀,還是集體進步?是短暫的光環,還是職業的長跑?中國籃球的土壤,和歐美那套體系差得還遠。喜愛歸喜愛,咱們也得承認,體系的差距不是靠一兩個選秀順位就能抹平的。
我見過不少“天才少年,最后卻被高起點和高期待壓垮。楊瀚森這次選秀,固然是他和團隊的努力結果,但同樣值得警惕的是——別讓一場派對、幾張照片,輕易定位了他的未來。NBA的門檻不是靠一身好衣服、一場熱鬧慶祝就能跨過去的。球場上拼實力,體系里拼適應,背后拼的是定力和規則意識。這里面有些道理,年輕球員未必愿意聽,但“規矩不能亂,這是每個想長遠走下去的人都得記住的。
當然,市場和媒體有自己的節奏,經紀公司也需要包裝球員,這都無可厚非。但職業體育最講規矩,該是誰的機會就是誰的機會,誰也不能靠炒作搶跑。咱們中國球員想要被世界認可,說到底還是得靠硬實力和好心態。短暫的熱度值得高興,但別被一時的掌聲沖昏頭腦。真正的考驗在后頭,NBA的賽場上,沒人會因為你來自哪里就多給一次機會。
所以,面對這樣的“高光時刻,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冷靜和自律。喜悅歸喜悅,但別忘了中國籃球還在追趕的路上,別讓個人的高起點變成體系的安慰劑。職業體育的世界,講究的是長遠、厚積薄發——誰都能被捧上天,但留下來的,只能靠一步步腳踏實地。規矩和邊界,才是走遠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