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8 日,“追本溯源,共創未來——香港中學文憑(HKDSE)政策研究報告發布及研討會”在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以下簡稱“上海耀中”)浦西校區虹橋校舍舉行。
本次活動由耀中耀華教育網絡(以下簡稱“耀中耀華”)與香港政策研究所聯合主辦,匯聚眾多教育界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共同探討 HKDSE的最新政策動向與發展前景。
HKDSE 作為一項起源于中國香港的重要學術體系,其評估結果不僅為香港本地學生提供了升學與就業的權威認證,更憑借其國際化的課程架構和廣泛的國際認可度,成為連接全球高等教育的重要橋梁。隨著 HKDSE 在內地及國際教育界的認可度與日俱增,市場上的解讀亦眾說紛紜,在此背景下,對 HKDSE 政策進行客觀、系統、全面的學術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耀中耀華區域總校長張劍瀾表示,作為根植中華文化的非西方國際課程新范式,HKDSE 以文化主體性與教育科學性的深度統一,為全球教育貢獻了文化適配性與學術嚴謹性的“東方方案”。
作為耀中耀華在中國內地的第一所學校,上海耀中是上海首所獲得中國政府正式認可并注冊的獨立國際學校。耀中耀華行政總裁兼校監陳保瓊博士在歡迎致辭中表示:耀中耀華始終秉持“光耀中華”的使命,致力于成為中國國際化教育領域的先行者。耀中耀華“國際性、本土性與充滿愛國情懷”的辦學基因契合 HKDSE 的課程理念,依托雙語學習共同體與全人教育體系,提供與中國香港同質的學術體驗。面對市場對 HKDSE 的多元解讀,她呼吁借力中國香港智庫專業研究“追本溯源”,推動建設性討論以賦能學生把握全球升學機遇,“共創未來”,助力中國教育走向世界。
現場,上海市委統戰部港澳處處長蔣立、長寧區統戰部副部長劉麗萍、陳保瓊博士、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總裁李乃堯、上海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李維平、上海香港聯會會長姚珩以及上海市香港商會副會長陳寶金共同啟動了《HKDSE 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發布儀式。
該報告由香港政策研究所主編。香港政策研究所是中國香港領先的非營利智庫,由香港知名愛國人士、前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特別顧問葉國華教授在 1995 年創辦。研究所致力于通過公共政策研究促進香港特區“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愛國者治港”的持續成功實踐。
香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胡慶怡介紹,報告秉持客觀、中立立場,以人文、發展的態度,基于實證研究數據與政策,從學術角度分析 HKDSE“學、考、評、錄”環節的具體開展,及其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從而為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提供客觀的政策分析參考。載道教育創辦人楊騰,結合考評局出題和大學聯招系統的錄取邏輯,為 HKDSE 考生提供了三點建議:以終為始,建立備考能力框架,同時重視科學備考。香港學友社大灣區升學資源中心顧問曹春生則在分享中指出,HKDSE 憑借全球千所高校認可度及內地 145 所高校招生計劃,構建了“中國香港—中國內地—海外三軌升學通道”。
此次聯合主辦報告發布會,耀中耀華將自身豐富的教學實踐與智庫的專業研究相結合,為 HKDSE 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耀中耀華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于2025-2026 學年,在上海耀中、北京耀中、廣州耀華及浙江桐鄉耀華的原有課程體系基礎之上增設 HKDSE 課程,為學生開辟更廣闊的全球升學通道。
來源:澎湃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