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病區,同樣的醫生,我放心!楊保偉醫生還記得我的生活習慣,王金改護士長一眼就認出了我...”在汝州市人民醫院,年近八旬的張大爺激動的念著……
五年之約:從"治病"到"醫心"
張大爺在感謝信中動情回憶。2020年首次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成功,讓老人記住了汝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這個"救命科室",更記住了韓浩峰主任團隊"邊手術邊安慰"的溫情瞬間。
原來,五年前因冠心病在我院重獲健康的張大爺,近日再次來到了汝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就診。兩代導管手術,五年醫患情深,這份跨越時間的信任,都寫在了這封顫抖卻真摯的感謝信里...
兩根導管背后的"技術+溫度"
術前每天早晨8:15,科主任韓浩峰和楊保偉醫生雷打不動出現在張大爺床前,用畫著心臟的便簽紙講解:"您的心臟血管就像這段水管,我們現在要..."這種"可視化溝通"方式,讓復雜的醫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
本次手術中,楊保偉醫生為張大爺實施"雙導管冠狀動脈造影術",通過微創介入精準找到病灶,手術順利完成。
24小時微笑服務的"心內二模式
夜間特巡護士站的交班本上記錄著:
? 02:15 患者血氧96%
? 04:30 協助如廁后心率監測
張大爺笑稱:"這些姑走路沒聲音,但需要時永遠在眼前。"
娘們
護士長王金改還特別記錄了"患者睡眠淺""愛吃小米粥"等細節,讓張大爺感嘆:"這次來像回家了一樣,楊醫生和王護士比兒女照顧得還周到!"
這封帶著真情手寫的感謝信,已被珍藏在科室里。它告訴我們:醫學不僅是科學,更是人學。汝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將繼續用"護心技術"和"暖心服務"守護每一顆信任的心。(秦俊杰 王婉璐 趙梓窈)
專題編輯:楚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