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揭曉后,有人笑有人哭。有的孩子考得不錯,心里樂開了花;也有些孩子看到分數后忍不住落淚。
江蘇一位考生的經歷引起了關注。她高中三年花了38萬元補課,但最終只考了396分。這個分數想上大專都挺難的。網友調侃說:“這么有錢,干脆送出國得了。”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難道分數真的決定了一切嗎?
38萬的補課費高考放榜牽動無數家庭的心。6月24日,內蒙古一名腦癱男孩查到自己考了601分,和父母激動地抱在一起。母親知道,這份成績背后是孩子多少汗水和努力。
這件事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其實,腦癱并不等于智力低下,只要給予平等的機會,每個人都有可能發光發熱。接著在25號,河南一位女生查分時非常平靜,對于數學滿分她覺得理所當然,畢竟高三以來她的數學幾乎每次都是滿分。
然而,與這些令人欣喜的成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江蘇一位女孩的成績卻讓人揪心。當她查到自己的396分時,鏡頭前她和母親默默流淚的畫面觸動了許多人。更讓人震驚的是,為了備戰高考,這家人三年來竟然投入了高達38萬元的補課費用。
其中包括8萬元租房陪讀、8萬元常規補習打基礎,還有高達22萬元的一對一專項輔導。家長砸錢,孩子放棄休息時間拼命學習,其中的辛苦和期待可想而知。
可現實很殘酷。2025年江蘇高考總分為750分,普通類本科物理方向最低分數線為463分,歷史方向則為482分。而396分在江蘇今年一分一段表上甚至找不到排名。官方數據顯示從400分起才有具體排名。參考往年情況,雖然遠超220分的大專資格線,但由于未達排名門檻,錄取前景依然堪憂。
這一巨大反差揭示了一個被忽視的事實:金錢和時間的投入,并不能保證成績提升。如果補課沒能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無法彌補知識體系中的薄弱環節,或者沒有鍛煉出應對考試的心理素質,那效果可能就像在沙灘上蓋樓,終究難以穩固。
這筆巨額教育投資換來的卻是距離本科線遙不可及的分數,甚至連大專都難進。這種巨大的投入產出落差迅速在網絡引發熱議,而網友的調侃或許也是一種另類出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么有錢不如送出國”這句話雖帶著玩笑,但也算是一種現實選擇。國外的教育體系確實為部分學生提供了另一種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
不過,出國留學并非唯一路徑,也不是適合所有人的答案。值得慶幸的是,國內的高等教育也在悄然發生變化,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打開了更多可能性。最明顯的變化體現在職業教育的崛起。截至2024年,全國已有51所職業本科院校落地生根。國家明確表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樣重要,正在打破“只有普通大學才好”的舊觀念。
教育部在專業設置方面也有大動作,新增的29種本科專業中,“智能”成為高頻詞,比如人工智能教育、智能視聽工程、數字戲劇等新興領域不斷涌現。廣東高校在這方面表現尤為積極。南方醫科大學推出了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南方科技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8所高校紛紛增設人工智能相關課程,智慧交通、智能感知工程等專業也陸續出現。
這些變化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緊跟國家戰略和產業升級的步伐。新設的專業如低空技術與工程、區域國別學、碳中和科學與工程等,都是瞄準國家急需的人才缺口。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專家胡福文指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與人才培養雙向賦能,是避免教育與未來需求脫節的關鍵。
這也反映出國家在頂尖人才培養上的前瞻布局。發改委明確表示,2024年雙一流高校本科將擴招2萬人,名額重點向新興交叉學科和國家戰略急需領域傾斜。胡福文強調,這不是簡單的數量擴張,而是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的過程,旨在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人才鏈、科技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教育的賽道,正在快速拓寬。那么,作為考生,面對這樣的變局,該如何做出選擇?
適合比光環更重要面對五花八門的新專業和多元路徑,考生和家長難免感到迷茫。關鍵在于,要明白匹配的重要性遠高于盲目追逐名校或熱門標簽。與其花盡心思把孩子塞進不適合他的普通本科,不如冷靜思考:孩子的優勢在哪里?哪種教育方式更能激發他的潛力?
職業本科教育正蓬勃發展,它專注于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目標是打造未來的“大國工匠”。隨著社會從資本驅動轉向人才驅動,掌握一門扎實、面向未來的技能,其長遠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一張勉強拿到的普通本科文憑。
專家胡福文提醒,高校招生正在經歷深刻變革,不擁抱AI,就可能被淘汰。這不僅是對高校的警告,在人工智能重塑各行各業的時代,主動了解國家戰略方向和產業發展趨勢,將個人興趣與之結合,才能找到真正能施展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向。
那些因擴招政策受益的臨界分數考生固然幸運,但即使未能達到本科線,也能在職業教育和新興技能領域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統一標準的成功,而是成就每一個獨特的個體。江蘇女孩的38萬元和396分,是一個關于教育投入與回報的尖銳案例,令人心酸,也引人深思。高考很重要,但它從來不該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
幸運的是,時代在進步,教育的選擇越來越多樣。職業教育的地位大幅提升,在國家支持下,51所職業本科院校正在構建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高校專業設置也在緊貼時代脈搏,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大健康產業等領域的新興專業層出不窮,回應著社會對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雙一流高校擴招2萬人,并精準投放到重點領域,為更多學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
主要信源 廣東高校新增113個本科專業,志愿填報迎AI時代新機遇|高考策——羊城派2025-06-26 專科生比本科生還搶手?答案在此→——極目新聞2025-06-29 堅守職業教育類型特色 加快發展高質量職業本科教育——中國教育報2024-07-09 2025年江蘇高考一階段省控線出爐!——揚子晚報2025-06-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