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集體不信任,可比洪水破壞力持久多了。
這幾天,貴州榕江的洪水,把老百姓沖得七零八落,可誰能想到,最先被沖垮的,竟然是慈善總會的公信力!
當榕江慈善總會捧著捐款二維碼閃亮登場時,網友們的反應簡直比洪水還洶涌——"捐給慈善會?不如直接燒給菩薩還能圖個心理安慰!"這場魔幻現實主義的捐款大戲,活脫脫就是現代版"狼來了"。
榕江人民這幾天,過得比過山車還刺激。三次特大洪水組團來襲,直接把6條鮮活生命卷進了閻王殿,養殖戶看著漂浮的豬牛羊集體表演"水上芭蕾",商戶的貨架秒變水族館。
按理說,這時候慈善總會,該扮演超級英雄了吧?
結果網友定睛一看捐款賬戶,當場表演"笑容消失術"——又是熟悉的配方,又是熟悉的味道!
某位養豬大戶的抖音視頻,看得人心里發酸:"洪水把我200頭豬,沖得就剩會游泳的20頭,現在連豬飼料都泡成糊糊了。"
底下來自五湖四海的網友正要掏錢,突然畫風突變:"建議老哥開直播帶貨洪水牌豬飼料,也別指望那幫戴愛馬仕皮帶的老爺們!"這話雖然扎心,但點贊直接沖上熱評第一。
更諷刺的是,就在慈善總會號召捐款的前腳,某網紅"貴州老表"自掏腰包買了30艘皮劃艇送進災區,評論區清一色"雖然主播平時賣假酒,但這次真爺們!"
看看,現在連網紅都要和慈善總會搞"人設對比營銷"了,這屆群眾的眼睛真是雪亮得刺眼。
要說網友為什么這么"雙標",那得從慈善總會自編自導的《那些年,我們貪掉的捐款》說起。
還記得郭美美當年炫富的愛馬仕嗎?那可是用捐款箱里給白血病孩子的錢買的!
這些年慈善圈的操作越來越騷:某地紅會采購的帳篷比市場價貴三倍,打開一看里面還附贈蟑螂全家福;某慈善項目給山區送溫暖,結果孩子們收到的棉被會"掉色",一查原來是殯儀館淘汰的壽被翻新......
最絕的是,前段時間曝光的"天價耳環"事件,某地慈善總會女領導戴著30萬的梵克雅寶耳環指導抗洪工作,被網友扒出正是用"管理費"買的。
這下好了,現在老百姓看到捐款箱就條件反射:"這怕不是哪個領導的新款愛馬仕零錢罐?"
抖音上有位大學生說得好:"我們00后不是冷血,是交夠了智商稅!
上次給某基金會捐了三個月奶茶錢,后來在反腐新聞里看到他們辦公室主任開保時捷,車牌還是'慈善888'!"這條視頻獲贊200萬,評論區秒變大型慈善吐槽大會。
慈善總會可能還沒意識到,他們搞砸的何止是幾次捐款,簡直是摧毀了整個社會的互助生態。現在出現個魔幻現象:網紅捐1萬塊能帶動粉絲捐100萬,官方機構捐100萬,反而讓群眾捂緊錢包。
就像榕江這次,某過氣歌手捐了5萬直接沖上熱搜,而慈善總會募捐公告下全是"建議直接公布領導別墅地址,我們好精準捐款"的嘲諷。
更可怕的是"塔西佗陷阱"效應——你說洪水受災10萬人,網友第一反應"是不是虛報人數多騙捐款";你曬救援照片,馬上有人查EXIF信息看是不是擺拍;就連公布捐款明細,都有人懷疑是不是做了兩本賬。
知乎上有個神評論:"現在給慈善總會捐款,就像把彩禮交給婚介所保管——最后不是新娘跑了,就是所長成你岳父了!"雖然刻薄,但點贊數說明了一切。
要打破這個死循環,光靠道德綁架群眾可不行,得學學商業社會的玩法:
- 區塊鏈記賬:每個捐款二維碼后面跟著區塊鏈查詢入口,讓每分錢都像外賣訂單一樣實時可追蹤。別說買耳環了,就是多買包打印紙都能被全民監工。
- 反向競標:救災物資采購全網直播,讓網友當云評委。要是誰敢報高價,彈幕能把他祖墳罵冒煙。浙江某地試過這招,采購成本直接打七折。
- 災難保險化:學學相互寶模式,提前籌集應急資金,別等災難來了才現找韭菜割。廣東某民間救援隊就這么干,每年公示資金就像曬支付寶年度賬單。
最近有個好消息:榕江縣政府眼看輿情炸鍋,連夜開通了紀委監管的直捐通道。結果你猜怎么著?三天就籌到慈善總會半個月的量!
看來群眾不是沒愛心,是怕愛心喂了狗啊!
這場荒誕劇給我們上了生動一課:當慈善變成生意,善良就會變成智商稅。老百姓不是不愿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是拒絕"一方有難,八方撈錢"。
建議某些機構把門口"慈善"倆字換成"信托",畢竟現在連P2P都知道要保本兌付呢!
最后借用網友的金句:"如果感動中國要給慈善總會頒獎,建議把獎杯做成透明保險箱——畢竟這是他們唯一不會動手腳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