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沖突其實就是大國博弈,伊朗和以色列沖突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其實已經單單倆個國家之間的矛盾了,已經成為了大國之間博弈的重要的“戰場”。1908年在伊朗發現第一口油井,就已經注定了中東地區的“不平凡”。
石油作為工業“血液”,誰掌握石油的就相當于掌握了工業經濟“命脈”,因此在二戰結束后,美國就早早在中東“布局”,為了實現美國在中東的絕對地位,1990年美國及其盟友發動了震驚世界的“海灣戰爭”。
2001年,美國聯合北約盟友,強勢出擊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并多年來一直圍剿其殘余勢力,在歷時20年的戰爭后,塔利班與2021年再次重新掌權,但這20年的戰爭,早已經讓阿富汗千瘡百孔。
2003年,美國指控薩達姆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饒過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大規模戰爭,在之后的幾年,美國先后介入敘利亞內戰、打擊伊斯蘭國、扶持恐怖分子、打擊胡塞武裝等等,連年的戰爭,讓戰局地理優勢、資源優勢的中東,從此再也沒有太平過。
如今中東戰火再起,伊朗和以色列沖突已經是第11天,從一開始以色列突然大規模恐怖襲擊伊朗高官,到今天雙方天天互相轟炸,戰爭正在走向魔幻。在戰場的外圍,各國正在暗中的“博弈”。
美國、以色列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廢掉”伊朗,中東這塊“肥肉”已經被美國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而伊朗這個刺頭的存在,正在一步步破壞,甚至是打破美國在中東說一不二的“地位”。
在中東連最起碼的“太平”都幾乎“不允許”,更不用說讓一個不穩定的中東國家擁有核武器。因此在美國的霸權思維下,一定要制止伊朗擁有核武器,但是如何制止、怎么廢掉對方,卻又是美國所面臨的問題。
因為前幾年的阿富汗戰爭、越南戰爭等事件,讓美國有點害怕再次陷入戰爭泥潭中,雖然一場長久的戰爭,可以將對方打的四分五裂,經濟崩潰,喪失了高端科技的制造,但是同樣美國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巨額數量的人員傷亡、資金投入,以及可能出現的國內反對聲音,這對于靠投票選舉的總統而言,必須慎重再慎重的考慮。但是以色列卻是盼星星盼月亮,想讓美國下場參戰。
因為對于處在中東的以色列而言,伊朗的強大是自己的威脅,如果不能在對方造出核武器之前拿下,那以后以色列的日子可就不能在中東為所欲為了,不能想侵占誰就占誰,想滅誰就滅誰。
而目前阻礙老美下場的原因有:國內經濟、害怕卷入一場長久戰爭中,然后就是大國之間的博弈。雖然說伊朗曾既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意思很明顯就是絕不倒向任何一邊,自己要自立一方為王。
但是在沒有足夠實力前,想自立為王、成為一名合格的棋手,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成也是中東,敗也是中東,中東這塊地方雖然富有,但是沒有絕對實力,那富有就是罪過。
但也正是他的富有,成為了大國之間的博弈點。美國雖然十分想下場直接推平伊朗讓其更換政權,但是其他兩位大國,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老美廢掉伊朗,因為一旦美國得逞,對于另外兩國日后的日子就會更加艱苦。
因此,今日俄羅斯甚至直接表態,如果美國人下場,就會引發“無法預測的負面后果”。雖然不知道這個負面后果是什么,但顯然這次俄羅斯的是強硬表態了,直接證明的伊朗在前三大國中的地位。
畢竟對于俄羅斯而言,美歐國家的制裁,已經讓俄羅斯這些年是吃盡了苦頭,經濟被制裁的甚至和我國的一個省相當。
在中東這塊地方,俄羅斯現在唯一能信得過的也只有伊朗了,如果伊朗再被收拾了,那么美國將徹底將中東把控,對于俄羅斯而言,不單單是戰略上的步步緊逼被壓縮,面臨的將是更嚴酷的制裁和更艱苦的日子。
不僅是俄羅斯,對于我國同樣而言,伊朗一旦被老美給收拾了,中東被老美完全握在手中,無疑對我們而言也十分不利,不僅沒有了分擔壓力的隊友,而且被老美把控的中東,甚至會成為制裁我們的一部分。
伊朗的失敗,甚至會阻礙我們的“一帶一路”的發展。而美國則可以依靠中東更加穩固自己的美元霸權地位,如果這一切都成真,那我們這些年的努力豈不都白費了。
而且掌握全球大部分的石油后,老美又是否會拿著石油要挾、制裁我們,屆時,我們總不能單一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吧,因此,對于我們而言,伊朗的失敗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此時,美國即便是轟炸了伊朗,但也不會讓伊朗滅國或者是直接出動地面部隊橫推,很大原因上要考慮中美的態度,否則如果美國一旦陷入到中東戰爭中,伊朗又通過購買中俄武器與其打持久戰,屆時美國恐怕是哭都來不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