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堪稱“健康大考”。高溫環境下,人體為散熱會擴張體表血管,同時出汗導致血容量減少,這種“雙重打擊”極易引發血壓波動,甚至誘發心梗、腦梗等危象。那么,高血壓患者該如何科學應對,平安度夏呢?
一、避免高溫時段外出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專家表示,夏季中午(10:00-16:00)陽光強烈,紫外線強度達峰值,氣溫最高,此時段外出容易誘發血壓波動,建議高血壓患者盡量在清晨或傍晚外出,避免長時間暴曬。如果必須外出,應戴遮陽帽、穿寬松透氣的衣物。
二、科學補水,避免血液粘稠
夏季出汗多,若不及時補水,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能升高血壓或誘發血栓。
建議少量多次飲水,每天飲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以溫開水或淡茶水為宜。避免冰鎮飲料,以免刺激血管收縮,導致血壓驟升。限制高鹽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防止鈉攝入過多加重高血壓。
三、合理使用空調,避免“冷熱刺激”
室內外溫差大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縮或擴張,增加心腦血管負擔。建議空調溫度控制在26℃左右,避免直吹。走進空調房時緩一緩,給身體適應的時間。夜間睡眠時避免貪涼,可調至睡眠模式或使用風扇輔助降溫。
特殊人群提醒:
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警惕低溫導致的足部神經病變,空調房內建議穿薄棉襪;老年患者可設置定時關機(如凌晨3點),防止夜間低溫過久。
四、堅持適度運動,但避免劇烈運動
1、運動三要素
時段:選擇日落后運動;
強度:最大心率控制在(220-年齡)×50%-70%;
類型:推薦"3-5-7"運動法:3公里/小時快走、5分鐘太極、7分鐘游泳。
運動后進行5分鐘靜態拉伸,避免立即沖涼。
2、風險預警信號
運動中如出現胸痛/胸悶持續2分鐘以上、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血壓突然升高等情況,應立即停止活動,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遵醫囑),并撥打急救電話。
五、用藥管理:精準調控血壓波動
1、監測升級策略
頻次:每日4測(晨起、10:00、15:00、睡前);
記錄:使用血壓管理APP,標注用藥、運動、情緒等變量;
閾值:收縮壓連續3天<110mmHg或>140mmHg需就醫。
2、藥物調整原則
1、夏季劑量調整幅度通常≤原劑量的20%;
2、利尿劑使用需監測血鉀,防止低鉀血癥;
3、鈣通道阻滯劑可能增強光敏反應,需加強防曬。
3、緊急應對包,建議常備
1、電子血壓計(通過ESH認證);
2、72小時用藥分裝盒;
3、急救卡(注明病史、過敏史、緊急聯系人)。
六、情緒管理,給神經"降降溫"
1、壓力紓解技術
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呼氣8秒,重復5次可降血壓5-10mmHg;
漸進式肌肉放松:從腳趾到頭部逐組收緊-放松肌肉,每日2次;
芳香療法:薰衣草/甜橙精油香薰可降低皮質醇水平。
2、睡眠優化方案
環境:臥室溫度24-26℃,使用遮光率99%的窗簾;
助眠:睡前1小時飲用酸棗仁茶,避免電子設備藍光;
體位:右側臥位可減少心臟負擔,改善血液循環。
高血壓管理是場“持久戰”,夏季攻堅需做到“三防三控”:防脫水、防溫差、防情緒過激;控鹽、控壓、控風險。建議每周進行健康復盤,與主治醫生保持每月至少1次溝通。科學應對遠勝于被動治療,這個夏天,讓我們用知識守護生命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