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講,足球隊里教練的去留,從來都不是一樁輕松的買賣。尤其在中國職業足球的語境下,主帥突然宣布離開,對更衣室、俱樂部管理層乃至球迷心態,都會帶來不小的震蕩。
最近關于崔康熙準備返回韓國休養、暫時離開山東魯能的消息不脛而走。身邊不少同行和球迷都在議論——魯能這賽季成績平平,主教練此時選擇離開,既有個人健康的理由,也有球隊戰績壓力的因素。確實,崔康熙接手球隊以來,有過高光時刻,但近兩年起伏不小,這些都是擺在臺面上的現實。至于俱樂部怎么應對,外界看得出也頗為糾結,一方面不舍得再多掏違約金,另一方面又擔心換帥帶來的不確定。
但問題的癥結不是簡單的“誰走誰留。足球是講究規矩的行業,尤其在職業層面,合同關系、崗位責任、團隊穩定,哪一樣都是根子上的大事。試想,如果主帥可以隨時單方面通知離隊,把爛攤子一扔,俱樂部也可以拖拖拉拉不作決斷,那球隊的秩序還怎么維持?球員、教練組、后勤、青訓,各條線都得跟著瞎忙活,這樣的環境,誰能心無旁騖搞好工作?再說了,球迷再喜歡一個教練,也不能因為私人情感,忽略了體系本身的邊界和底線。喜愛歸喜愛,規矩不能亂。
有人說,讓年輕教練臨時頂上,或許能帶來變化。這話聽著有點誘人,但真要細想,職業足球不是“趕鴨子上架的事。臨時主帥再有沖勁,缺少經驗和資源支撐,能不能穩住局面,真得打個問號。更何況,幕后遙控也好,短期“代理也罷,都難以替代主帥的實際管理和責任擔當。俱樂部高層如果借此機會拖延決策,反而會讓矛盾積壓到下一個更敏感節點。
所以我認為,這種情況下,應該明確各自的立場和權責。教練如果決定暫離崗位,就要與俱樂部坦誠溝通,合理商議,確保交接有序、合同清晰;俱樂部也要有擔當,不能一味拖泥帶水,既要維護自身利益,也得給球隊和球迷一個交代。不能讓個人情緒和短期利益牽著走,更不能讓球隊陷入無序。說到底,職業足球靠的是規則、程序和信任,一旦這些東西松動,成績、聲譽都會跟著打折扣。
最后還是想提醒一句:足球世界,有些情分要講,但更要守住底線。誰都希望球隊越來越好,但只有在清晰的秩序和規則下,年輕人才能真正挑大梁,俱樂部才能穩步前行。別讓一時的變動,跑偏成了混亂和無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