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3671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清華學子陳立人打死老婆,還與前女友糾纏不清
02、父母注意這2點,別讓悲劇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
03、沒有天生的壞種,人格障礙是后天形成的
01、清華學子陳立人打死老婆,還與前女友糾纏不清
去年1月,美國硅谷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悲劇,震驚了整個華人圈。
清華學子、谷歌工程師陳立人在美國的家里,將妻子于軒一極其暴力地毆打致死!
時隔一年半,該案件終于有新進展了:
當地時間6月23日,本案再次在美國開庭,多名證人和陳立人本人出庭,死者于軒一的父母也以線上的形式參與了庭審。
這次預審有2個最核心的內容。
第一是陳立人家里的監控錄像剛好記錄了案發當天情況,陳立人對妻子一拳一拳地施暴了3個小時!
第二是原來陳立人和前女友蔣某某一直糾纏不清,陳立人覺得婚姻生活不開心,想離婚,有一次給前女友送行時,還親吻了她的臉頰。
發生了這種事情,任何一個妻子知道了都很難不氣憤。
陳立人與于軒一的合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于軒一通過網絡對蔣某某一通發怒,可想而知,她在家跟陳立人肯定也吵過架。
這個庭審的信息公開后,很多網友都說萬萬沒想到!
陳立人跟清華同學結婚之后,居然還惦記著青梅竹馬的前女友;他腳踏兩條船,還打死了妻子,這劇情也太狗血了!
在父母的眼中,陳立人、于軒一都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都那么優秀,他們兩人結婚簡直就是天作之合,為什么最后竟然淪落到這種地步?
于軒一父母遭受的心理打擊更大,他們本來以為陳立人是優秀女婿中的天花板,結果這個“好女婿”把自己的女兒活活打死了!
這難道是于軒一的命嗎?當然不是!偶然之中有必然,父母們要看到悲劇中的根源,防患于未然!
02、父母注意這2點,別讓悲劇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
第一,當孩子在選擇伴侶的時候,父母不能光看學歷的高低,而要懂得識別對方是否有人格障礙。
陳立人是清華學子,學歷非常拿得出手,很多父母對這樣的年輕人好感度直接拉滿,以為學歷高,人就一定好。
其實,部分清華、北大學子有嚴重的人格障礙。比如弒母案的北大學子吳謝宇,他有嚴重的偏執型人格障礙。
吳謝宇,圖片來源于網絡
陳立人也一樣有著偏執型人格障礙,他符合人格障礙的3個典型特征:
他嚴重缺乏自我反省意識和能力。他在婚內跟前女友糾纏不清,明明自身有很大的問題,但他只看到妻子的不足,把婚姻不幸的鍋都甩給妻子。
說白了,陳立人其實是對這段婚姻后悔了,但又沒有勇氣去改變,更沒有勇氣承擔起責任。這是弱者的做法,他內心深處其實是自卑的。
真正的強者應該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再難、再怕也要承擔起責任,想辦法提升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自信!
案發至今那么久了,他還是沒有自我反省的意識與能力,從來沒有公開對妻子及父母道歉過。
他還以“住院療傷”為由,連續放了法庭5次鴿子,遲遲不愿意面對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劇。
陳立人還毫無同情心,他對妻子于軒一整整施暴了3個小時,一拳一拳打死了她,對妻子的痛苦視而不見,極其殘忍!
陳立人的行為遠遠超出了社會規范,而且嚴重違反了法律,必須受到應有的懲罰!
陳立人,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過,有網友說他下手那么殘忍,會不會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這其實不是,陳立人的殘忍只針對他的妻子,并沒有將仇恨泛化到別人身上,這屬于偏執型人格障礙,只不過屬于高能量型。
另外,陳立人從小到大都非常優秀,屬于“別人家的孩子”,家庭條件也很優越,他很可能還有NPD(自戀型人格障礙),內心傲慢自大。
其實,有人格障礙的人在社會上很常見,危害也很大。但它很隱蔽,如果不具備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一般難以識別。
于軒一雖然非常優秀,也是高智商的清華學子,但她和她父母都不會識別人格障礙。她在婚姻中不懂得及時止損,最終發生悲劇。
其實,陳立人跟前女友蔣某某談戀愛時,就已經暴露人格問題了。
蔣某某并不知道人格障礙,但她發現跟陳立人相處不了,最終覺得是兩人性格不合,于是決定分手。
從廣義上來講,性格是人格特點的體現之一。與其說蔣某某和陳立人性格不合,還不如說是陳立人的人格障礙令蔣某某感到很痛苦,所以她當時及時止損,沒有與陳立人走進婚姻的殿堂。
從這個角度上看,蔣某某提醒于軒一要重新考慮她與陳立人的婚姻,這有可能確實是個善意的提醒,沒有其它企圖。
說白了就是,蔣某某知道陳立人是個什么貨色,他根本就沒法讓女友或妻子感到幸福!
如果于軒一能及時覺察到陳立人的人格問題,及時離婚,那她現在很可能還活著,甚至可能會遇到更好的人。可惜,現在再怎么假設都沒用了。
所以,為人父母者在幫孩子把關婚姻時,一定要懂得識別人格障礙!只有先排除了人格障礙,學歷、收入才能錦上添花。
如果對方有人格障礙,學歷高、收入高只會令對方更容易出現NPD(自戀型人格障礙),孩子跟這樣的人結婚,只會更加不幸!
實際上,很多“渣男”就是人格障礙者,很多女性不懂得識別,飛蛾撲火,最后心身都受到重創。
第二,父母要避免女兒出現“戀愛腦”,發現對方不對勁時,要勇敢地及時止損!
陳立人有人格障礙,即使他再擅長偽裝,也難免會有原形畢露的時候。
而于軒一與陳立人談戀愛時,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陳立人有問題,可她為什么還選擇跟他結婚呢?
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是于軒一有“重度戀愛腦”,甚至可能認為“愛”能化解一切!
“戀愛腦”的形成與長期的父女親子關系不良有一定的關系。
也就是說,如果想避免女兒出現“戀愛腦”的問題,父親一定要懂得高質量地陪伴!
父親給予的愛是女兒的底氣,能讓女兒在婚姻中更好地獲得幸福!
即使不幸遇到渣男,她們也不會后悔,而是有勇氣及時止損!
而且,雖然男女平等已經推行很久了,但事實上現在主要還是“男權社會”。所以,現代女性一定要獨立,包括經濟獨立、心理獨立,尤其是人格獨立。
只有這樣,女性才能得到更多男性的尊重,戀愛關系和婚姻也會更加穩定。就算關系破裂,也不容易對女性形成心理創傷。
不然的話,女性很容易被部分男性“物化”,被當成附屬品,甚至成為悲劇的主角。
其實,兩個人結合,實際上是背后兩個家庭的結合,兩人的三觀是否一致極其重要。
可偏偏很多人擇偶時忽視了這一點,只重視學歷、長相,又或者盲目相信自己當時的強烈情感和感受,以為那就是真愛。
所謂的強烈情感,有時候是非常不理性的,背后很多時候有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很多人以為找到了真命天子,但婚后才發現兩人根本不合適,最后婚姻破裂。
03、沒有天生的壞種,人格障礙是后天形成的
第三,陳立人不是天生的壞種,人格障礙是后天形成的,并且可以通過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去避免。
據說,陳立人的父母足足請了3個律師為兒子辯護,其中還有在家暴案件方面,經驗非常豐富的美國律師。
網傳陳立人的媽媽、姥姥、甚至姥姥的媽媽都有精神疾病。陳立人的父母收集所謂的“精神病家族史”來為兒子開脫。
如果真的是這樣,不排除陳立人的父母制造假證據;
即使證據是真的,陳立人的媽媽、姥姥、甚至姥姥的媽媽的確有精神疾病,這也不代表陳立人就有精神疾病。
“人類基因組計劃”早就完成了,科研人員花了30年的時間,至今都沒有找到精神障礙的致病基因!所謂精神障礙的致病基因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陳立人的人格障礙不是基因遺傳而來的,而是他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比如:
他們可能對陳立人過分嚴厲,但又過度夸獎,導致陳立人自視甚高,無法接受自己的缺點,更不允許自己的失敗;
他們沒有引導陳立人學會自我反省,導致陳立人遇到事情總是采取完全的外歸因模式,不斷推卸責任!
陳立人,圖片來源于網絡
還有,很多網友覺得陳立人家里有錢,學歷又高,長得又帥,他不喜歡現在的妻子了,完全可以離婚啊!
就算離婚之后在國外待不下去了,那就回國發展唄!他在谷歌待過,還怕回國沒公司要他嗎?不一樣風生水起嗎?他何必要把事情弄到這個地步?
對啊,他何苦呢?
其中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陳立人的逆商(AQ)是非常、非常低!
他的父母只重視培養孩子的智商(IQ)、情商(EQ),可能他們以為自己也重視了逆商的培養,但其實理解得很膚淺。
培養孩子的逆商不能用極端的方式,不能像姜文一樣,把孩子丟到沙漠里面體驗生活,這樣反而很容易導致孩子形成疊加性心理創傷。
陳立人也是,他到了美國之后,沒有父母的庇護,沒有別人的積極引導,遇到感情和婚姻上的困難挫折時,逆商低的缺點暴露無遺!
而且,陳立人的父母崇洋媚外,一味希望兒子留在國外發展,甚至以兒子成為“美國人”為終極目標。
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下,陳立人可能也有這種盲目的執念,覺得留在美國才意味著成功,回國就意味著失敗,所以他想離婚但又不敢離。
之前有網傳信息說,他有一次對妻子動手之后,妻子報警了,這有可能會影響到他申請美國綠卡,所以他特別憤怒。
雖然這個信息未必屬實,但陳立人接受不了光環崩塌、離開美國,這是事實。
去年案發時,這場悲劇震驚了華人圈。很多人都沒想到,表面看起來這么甜蜜、幸福、般配的年輕夫妻,竟然會是一場血色婚姻!
陳立人的案件還會繼續審下去,更多的事實會被披露,但無論結果怎么樣,于軒一再也不會復活了,她再也沒法回到父母身邊了。
希望父母們別再盲目追求所謂的完美學霸、名校光環。
我們總說“人品最重要”,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是培養出健康的人格、正確的三觀、越挫越勇的逆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