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再一次開始向印度積極推銷蘇-57E隱身戰斗機,不僅報出了非常低廉的采購單價,并且還提出了“開放源代碼”等極為優惠的條件。
但是面對俄方的誘惑,急需購買五代機的印度反而擺出更強勢的談判態度,要求蘇-57E必須裝備印度的機載電子設備,尤其是氮化鎵雷達,否則不惜讓合作計劃破產。
據保加利亞軍事網報道稱,據印度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正在尋求將自己的雷達和任務系統集成到俄羅斯蘇-57E隱身戰斗機中。雖然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是從印度當局最近的表現來看,這個消息非常符合印度方面一直追求武器生產自主化的執著訴求。
文章分析稱,“定制蘇-57E”的要求反映了印度在與俄羅斯建立復雜防務伙伴關系的同時,維護技術主權的戰略驅動力。盡管當前印度空軍面臨突如其來的巨大壓力,對多功能先進戰斗機的需求從未像現在這樣緊迫。
據稱,這種雄心壯志植根于印度的“自力更生的印度”(Aatmanirbhar Bharat)計劃,旨在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并培養印度本土國防工業能力的國家戰略。不僅僅是印度國產“光輝”戰斗機,也包括引進的蘇-30MKI和“陣風”戰斗機,都能看到印度嘗試進行本土化生產的各種工作。
另一方面,俄羅斯向印度推銷蘇-57E戰斗機也提供了一個難得契機。俄方推銷方案包含了罕見的“開放完整代碼”承諾,這是西方飛機制造商從來不會提出的優厚條件。開放戰斗機源代碼,也就意味著印度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為蘇-57E安排印度自己生產的機載設備和武器。法國人拒絕開放“陣風”的源代碼,曾給印度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這也是蘇-57E開出這種價碼的誘惑所在。
但是,印度對于“蘇-57E的設備國產化”這個話題,姿態表現得有些非常強勢,甚至出現了“如果不能安裝印度產氮化鎵雷達,寧可讓計劃破產”的說法。那么,印度的氮化鎵雷達,和俄羅斯相比到底有什么優勢呢?
目前,蘇-57E作為出口型戰機,沿用了蘇-57戰斗機的N036“松鼠”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該雷達雖然是俄羅斯當前最先進的機載雷達,但仍然基于砷化鎵技術,比最先進的氮化鎵雷達要落后一代。
相比之下,印度開發國產AESA雷達的過程中,就將氮化鎵技術列為了重點對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為“光輝”戰斗機開發的“烏塔姆”雷達,以及為蘇-30MKI開發的“維魯巴克沙”(即廣目天王)雷達。
按照印度專家的說法,印度的機載AESA雷達技術已經領先于俄羅斯,在探測距離、精度、電子對抗、能源效率等方面都優于俄方AESA雷達,在現代高強度空戰場景下將獲得巨大優勢,甚至改變了“空戰游戲規則”。
據印度專家稱,如果蘇-57E換裝了印度氮化鎵雷達,將獲得比原版蘇-57更強的態勢感知能力,能夠在更遠的距離探測第五代隱身戰機。由于氮化鎵雷達可維持更高的功率輸出,因此能在電子干擾環境下鎖定難以捕捉的目標的,特別是印度可能面對殲-20等先進戰機,這種優勢至關重要。
不僅如此,印度專家還認為印度新一代戰斗機雖然型號眾多,但如果“光輝”、蘇-30MKI、蘇-57E都采用印度國產AESA雷達,也有利于提高設備兼容性,簡化維護和后勤運營。同時,這些戰斗機還能夠共用“阿斯特拉”超視距空空導彈、“魯德拉姆”反輻射導彈等印度國產武器,進一步提升印度國產武器的應用范圍,減少對外國產品的依賴。
當然,俄羅斯方面對于印度的要求,內心自然是反對的。俄羅斯分析人士認為,印度此舉是對俄羅斯“技術領先地位”的批判,而且將印度設備集成到俄羅斯平臺中,還需要進行大量的重新設計,可能會損害蘇-57的設計完整性。但是另一方面,既然俄羅斯已經提出了“開發蘇-57源代碼架構”的承諾,那么印度方面換雷達的要求,也是這種承諾的必然結果。
但是客觀來看,俄羅斯面對印度的強勢態度,底氣是非常不足的。首先,俄羅斯機載雷達技術確實已經跟不上時代,由于大量依賴西方零部件,在遭到西方禁運后,即使是落后一代的砷化鎵AESA雷達,俄羅斯自家戰機都很少能用上,氮化鎵雷達更是奢望。其次,俄羅斯量產蘇-57戰斗機的計劃也面臨嚴重失敗,2024年總產量還不到10架,俄羅斯幾乎有被踢出“五代機隊伍”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積極推銷蘇-57E戰斗機,就明顯存在“從印度輸血供養蘇-57項目”的企圖,印度方面也非常清楚這一點,自然會擺出較高的姿態,從而為自家獲得更多的利益。
但是筆者看來,無論是俄羅斯的蘇-57,還是印度的氮化鎵雷達,其實就是兩款不成熟的產品在“抱團取暖”,都沒有可夸耀的資本。印度的氮化鎵雷達,雖然紙面上性能先進,但是嚴重依賴外國資源。
印度雖然通過中鋁集團輸出的電解鋁產業,得到了鎵回收工藝,但是仍然缺乏高純度鎵的生產能力,而中國仍然控制96%以上的高純度鎵生產能力。不僅如此,氮化鎵AESA雷達的T/R組件,實際上也依賴中國企業的出口,印度本土生產的T/R組件良品率極低,很難滿足實際需要,尤其是高級軍用AESA雷達的技術要求。另外,AESA雷達所需要的稀土永磁體,也是中國嚴控的出口管制產品。
由此可見,印度雖然做出了“非印度雷達不用”的高調姿態,但更多還是作為討價還價的談判籌碼。如果硬要安裝印度國產雷達,那么蘇-57E戰斗機落戶印度的項目,未來很可能會遇到不少麻煩。(作者:陶慕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