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經中有則故事,魔王波旬叫囂釋迦摩尼:
“我將用兩千五百年的時間把你的教和法摧毀,讓我的魔子魔孫,穿上你的袈裟,進入你的廟宇,宣揚我的魔說,腐化你的僧徒。”
佛祖聽完,兩行熱淚流下。良久后,佛說:
“那時我真正的弟子將脫掉僧衣,到世間去,那時紅塵將變成廟宇,廟宇將成為你魔子魔孫的監獄。”
6月26日,五臺山演教寺天王殿內,這個本是佛門清修之地,卻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一名老人抱著一袋大米進入大殿,老人身邊還有一名穿著灰袍的僧人陪同。看得出來,老人應該是去供奉的,所以灰袍僧人全程都是笑臉。
可當老人將供奉的大米放進大殿時,一名黃袍僧人突然闖入,指著米袋就開罵:“這TM臭的了不得!”
雖然這話聽著有點費勁,但不難聽出這肯定是一句罵人的話。
黃袍僧人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拎起大米就往外走,最終在眾人的注視下,將手中的大米扔出大殿。
在扔大米前,灰袍僧人曾和黃袍僧人有過一段短暫的爭吵。灰袍僧人年紀看起來很大,從視頻來看,他應該是看不慣黃袍僧人的做法,所以爭吵完他還用手指著黃袍僧人,看起來無比氣憤。
扔完大米后,黃袍僧人似乎還不解恨,嘴里嚷嚷著:
“這種米我們有的是,老陳米有的是,糧庫堆不下,車都進不來。”
而一旁的灰袍僧人憤憤不平地帶著香客離開了,香客臨走前將地上米撿起來,不難看出香客的神情中滿是失望。
如果拜佛有用,你連廟門都進不去。
事實證明,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佛門本是清凈地,院里卻停法拉利。
你以為是信仰,人家其實是職業。
好好的糧食,愣是被當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就這樣毫無顧忌地扔了,我不知道佛祖看到此情此景該作何感想?
佛祖是何感想我不知道,但寺院方面對此似乎并不當回事。事情發生后,演教寺管委會發了一份情況說明。
大概內容就是,香客送錯地方了,供米應該送到文殊殿,不應該送到天王殿,僧人也道歉了,大家洗洗睡吧。
敢情最后扔米的僧人沒錯,要怪就怪香客不懂事,送錯地方了。
確實是送錯地方了,怎么能送大米呢,畢竟人家都說了“這米有的是”,人家缺的是錢,如果你現在送成捆成捆的現金過去,人家估計跑出去十里地迎接你,最后忍不住高呼一聲:“大善人啊!”,保證不是這幅嘴臉。
尤為諷刺的是,在網上發布這份情況說明的“大美五臺山”公眾號,居然從頭到尾全是廣告,只有中間夾雜著兩份不起眼的情況說明。
開頭是民宿廣告,結尾是徒步活動廣告,中間還不忘加上公眾號流量主的廣告。
本就飽受質疑的情況說明,最后硬生生變成了一篇廣告軟文。
文章的末尾,有個評論尤為刺眼:
無獨有偶,6月27日,有網友在網上發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博主正在質問寺廟里的一名戴著眼鏡的和尚:
“你為什么剛剛要對那個人重復的說幾次600?你是不是暗示他?”
“人家說了200,你還要暗示他600?用得著暗示三四次嗎?”
原來,當時這名僧人疑似在暗示香客多交錢,香客本想交200元,僧人卻不斷暗示對方交600,男子這才忍不住跑上去質問對方。
佛門古訓說:
“施主一粒米,重若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如此種種,我實在看不出什么修為、信仰和慈悲。
心中無佛,不會因為身穿袈裟而放下屠刀;心中有佛,也不會因為身在煉獄而更改初心。
大米不要,200元嫌少,國內的高僧,真的就那么有錢嗎?
事實證明,某些寺廟真的遠比我們想象得要有錢!2021年時,就有媒體曾曝光過一些僧人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帶貨開光法器,賺得盆滿缽滿。
今時今日的佛門,早已不是我們小時候在電視里看到的那樣,更不是書本上寫的那樣“慈悲為懷”。很多時候,和尚與僧人,已經成了一門職業,一門讓人向往的職業。
可以吃葷,可以娶媳婦,可以開豪車,可以開公司,甚至可以開礦山...
在這種環境下,信仰早已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早已成為他們賺錢的一種工具。
2023年,和尚和女主播的大瓜在網上流傳,后來法院還開庭審理了這件奇葩的案件。
原來,成都某知名寺院住持張某在直播間買紅木家具時和女主播結識,后來兩人關系急劇升溫,并發展到了床上。
后來這事被女主播丈夫知道了,其丈夫開始敲詐勒索張某,前前后后共要了530萬。
好一個“不負如來不負卿”!
一個寺廟住持一下子就能拿出530萬,這樣一看一袋大米確實不算什么,這樣一看200元確實不多。
總有一種力量,騙得我們淚流滿面。
到這里,真的忍不住想問。
當神佛也開始渡劫,誰又能來降妖除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