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宣布對菲律賓前參議員進行制裁,將起到怎樣“殺雞儆猴”的效果?為什么說菲律賓副總統莎拉已經看懂中國的意思?
7月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禁止其入境中國內地和香港、澳門。
為什么中方會突然對菲律賓政客采取制裁措施?按照外交部的表述,此人在涉華問題上采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系。
其具體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在菲律賓參議院推動了“海洋區域法”的通過,該法案其實就是所謂“南海仲裁案”的延續,企圖以此否定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已經嚴重踩到中國的“紅線”。
不僅如此,托倫蒂諾還策劃了“南海人權倡議”,這份倡議公然鼓動菲律賓漁民在南海對抗中國海警的執法,企圖挑起中菲直接沖突,煽動菲律賓民族情緒,破壞中菲民間的友好合作關系,并進一步阻撓和破壞中菲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
因此中方這一次僅僅對托倫蒂諾發起制裁,擺明了就是有“殺雞儆猴”的意思,以此來警醒其他的菲律賓政客,不要再炒作所謂的“南海仲裁案”,更不要試圖挑起中菲沖突,破壞中菲民間關系,這些都是中國的“紅線”,一旦越過,中方的反制絕不手軟。
而對于菲律賓政客而言,中方這樣的反制,是絕對有震懾效果的。因為中菲的民間交流是非常廣泛的,而且菲律賓長期以來在香港等地都有著大量勞工人員,這些海外選民都是菲律賓政客選舉時重點拉攏的對象,被限制入境后,這些人大概率會失去這些選民的支持,自然在菲律賓政壇也會逐漸混不下去。
當然,除了選舉之外,菲律賓企業也與中方有著廣泛合作,其中不乏政客投資乃至控股的企業,被中國制裁后,這些企業要么與其劃清界線,要么就與中方終止合作,到底要怎么選,答案可以說是沒有懸念的。
我們注意到,菲律賓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對于中菲關系的定位,其實是看得很清楚的。
日前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發表演講時,莎拉就曾猛烈批評小馬科斯的親美政策,認為小馬科斯讓菲律賓卷入中美之間的博弈,只會讓菲律賓成為“更大沖突的一部分”。莎拉表示:“我們和美國是朋友,我們和中國也是朋友,這有何不可?”
實際上這也是中方的一貫態度,我們從不要求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而即便是在南海主權問題存在分歧,中方也一再主張,這只是中菲關系的一小部分,在大方向上,中菲依然是合作共贏的關系,中方也從未排斥在菲律賓的投資建設。
但同樣地,中方也絕不會允許某些菲律賓政客,“吃中國飯砸中國鍋”,甚至惡意挑起中菲矛盾,我們也相信,制裁這些違背菲律賓民意的政客,同樣也是符合中菲整體利益的正確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