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軍事頻道《礪劍》欄目罕見公開了一段震撼的五代機實戰對峙畫面,披露了我軍殲-20戰機在東海防空識別區與“外軍機”進行實戰性纏斗的全過程。畫面中,“王海大隊”殲-20編隊接令后迅速掛載實彈升空,成功逼退來犯之敵。這段畫面一經播出,立刻引發外媒高度關注,并迅速沖上外網熱搜。
▲外機來襲
盡管央視并未明確指出“外軍機”的國籍與型號,但從內容的細節、背景佐證及外媒反應來看,極可能指向美軍F-22或F-35隱身戰斗機,甚至有分析認為,這極有可能是中美五代機之間的首次實戰性遭遇。
從央視節目中可知,事發當天,一支外軍戰機編隊在東海防空識別區上空活動,并突然靠近我國領空。王海大隊迅速出動多架殲-20,組成戰斗編隊迎敵。雙方戰機在高空中展開數輪接近交會與機動對抗,最終我軍戰機形成對敵“咬尾”態勢,成功將其驅離。
這段敘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殲-20飛行員所言:要有敢于“空中拼刺刀”的一種精神。這句充滿戰斗氣息的話,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議焦點。正因如此,外媒迅速挖掘相關背景,美媒《軍事時報》和日媒《日經新聞》將這次事件與此前美軍披露的一次空中遭遇聯系起來。
▲敢于“空中拼刺刀”
據前美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回憶,美軍F-35A戰機曾在東海與殲-20“面對面”,并坦承美軍老舊的E-3預警機無法在有效距離內發現殲-20,這直接導致五角大樓決定全面退役E-3,換裝更先進的預警平臺。
更耐人尋味的是,日本《讀賣新聞》援引多名政府相關人士消息,確認此次央視提及的“外軍機”,很可能是日本航空自衛隊部署的F-35A戰機,當時正在東海上空進行“例行訓練”。這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此次殲-20的對手極有可能就是美日裝備的五代隱身戰機。
有趣的是,2024年8月,美軍蘭利基地的第1聯隊派出多架F-22戰機臨時部署至嘉手納基地,加強對中國方向的“空中威懾”。期間,就發生了一起F-22緊急著陸事件。機體在降落時保持側彈艙開啟狀態、無副油箱、無格斗彈,這種異常狀態引發外界廣泛猜測。
▲F-22緊急著陸
結合時間線、地點及飛行姿態,有分析指出這架F-22很可能剛剛完成一次“非訓練性質”的戰備任務,而其無副油箱、高隱身狀態特征,也極有可能是在嘗試對我方東海編隊實施“隱身測試”或“試探性攔截”。若將這一異常事件與央視披露的殲-20驅離外軍機事件疊加分析,不難推測,這很可能是中美五代機在東??沼虻囊淮螌崙鹦栽庥觥?/p>
五代機空戰的核心在于“超視距打擊”和“體系作戰”,但央視公開披露的“空中拼刺刀”,說明這場對峙已進入貼身纏斗階段。這對殲-20而言,是一次極具意義的戰術展示。
殲-20搭載的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先進電戰系統、遠程空空導彈(如PL-15)等,使其具備“先敵發現、先敵打擊”的體系優勢。而在機動性方面,雖然目前主力型號尚未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但依靠高升阻比設計和大展弦比布局,殲-20仍具備良好近戰性能。更重要的是,殲-20具備四中兩近的空戰掛載能力,可在不暴露隱身狀態的前提下執行高強度作戰。
▲央視公開的畫面
此次央視報道中指出,編隊在數次搶位、交會中最終實現“咬尾”,顯示殲-20飛行員戰術素養極高,能夠在高速、高張力環境中掌控節奏,這也從側面說明殲-20并非紙上談兵,而是經過大量實戰化訓練的成熟五代機。
當前,中國空軍已全面進入雙五代時代,殲-20作為重型隱身戰斗機,與F-35/F-22抗衡,具備對等甚至部分優勢。而殲-35A的出現,則進一步完善了中國??瘴宕鷻C體系,使中國在西太平洋戰區的空中力量擁有更多主動權。
從這次披露的空中對峙來看,無論是戰機出動速度、編隊反應能力還是最終戰術態勢的獲取,中國空軍在面對美日五代機時,已不再處于防御態勢,而是具備絕對對抗、乃至壓制能力。這不僅體現了空軍現代化建設的成果,更代表中國捍衛領空主權的堅定決心。
▲我們有能力擊退一切來犯之敵
“拼刺刀”的宣言,是中國空軍不懼強敵、敢于亮劍的寫照。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任人窺伺的舊中國,而中國空軍,也早已不是需要借道攔截的弱者。當殲-20的尾焰劃破東海夜空,敵人看到的,不僅是一架戰機,更是一支意志堅定、裝備精良、體系完善的空軍力量。未來的天空對峙將更加頻繁,但中國的藍天,容不得任何試探與挑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