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歐美一趟太貴,待在家學英語太無聊,為孩子英語成績焦慮的家長,將目光投向了吉隆坡——這座東南亞的多元文化城市,正成為英語啟蒙與國際體驗的熱門選擇。
但面對“去馬來西亞學英語”的熱潮,家長們難免心存疑慮:跨越幾千公里帶孩子去吉隆坡學英語,究竟是跟風消費還是“全球優選”?
去年暑假,@西安香香帶著孩子在吉隆坡待了26天,孩子進行了3周的英語學習。
語言機構方面,15個小朋友一個班,他們來自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
她和閨蜜在雙子塔附近合租了一套公寓,因為孩子不太習慣當地的飲食,多數時間她會選擇去市場買菜,自己在家做飯。
交通方面,為了讓孩子更沉浸式地感受馬來西亞多元文化的氛圍,無論是晚上去城市閑逛,還是周末去周邊景點游玩,地鐵、公交、大巴等公共交通是她的首選。
將近一個月時間,包括學費、住宿、一日三餐、往返機票等花銷在內,一大一小總共花費1.5萬。
吉隆坡本地某語言機構銷售經理Ann Ang 提到,從2016年起,他們開始接待越來越多帶孩子寒暑假去吉隆坡學習的國際家庭。
她提供了一份在吉隆坡一個月常規花費參考(1大1小),交通與食宿的選擇豐儉由人,1.5萬算是中等水平。
常規花費參考
孩子學費:3000至4000林吉特(約人民幣4800至6400元);
住宿:2500至5000林吉特(中檔酒店或服務式公寓,約人民幣4000至8000元);
餐飲與交通:2000至3000林吉特(約人民幣3200至4800元)。
總花費大致在人民幣12000–20000元。
出門在外,尤其是帶著孩子,家長難免控制不好花費。
@西安香香的辦法是,去吉隆坡之前對這一個月的必要花費羅列出來,盡量不超支,并充分考慮到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例如,家長選擇自己做飯,就要和房東溝確認是否提供電飯煲和鍋碗,如果沒有的話,這又是一筆開銷。
除了費用劃算,對于中國家庭來說,在簽證政策、地理位置、生活習慣等多個方面,馬來西亞都保持著不錯的性價比。
●從中國各大城市直飛吉隆坡僅需4–6小時,沒有時差;
●2023年12月1日至2026年底,馬來西亞政府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簽政策,中國公民旅游、探親等事由可免簽入境馬來西亞30天;
●馬來西亞是一個以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多個原住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孩子容易融入,并結交國際朋友。
●華人眾多,中文在本地日常生活中也廣泛使用。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初來乍到能更快適應,家長也更安心。
《2023年英語熟練度指標》對全球113個非英語母語國家和地區的成人英語水平進行評估排名,馬來西亞以568分在全球排行第25名,在亞洲地區排在第3名,為高熟練水平。
在“英語高熟練地區”學英語,效果如何呢?
@棲羽ABC 目前在吉隆坡讀博,孩子正處于語言敏感期,每個寒暑假她都會把孩子接到吉隆坡學英語。
今年暑假的課程總共4周,入學時根據孩子的分班考試進行分班,月末有結課考試,檢驗本月學習成果及決定是否升班。
寒暑假期間,班級人數15人左右。老師是母語為英語國家的老師,全程不說中文,解釋單詞、句子是在語境下用英語解釋,沒有漢譯英的思維及轉換。
經過一個月的學習,盡管距離日常有效溝通還有一定差距,但孩子已經可以偶爾在生活的場景中講一些簡單的句子,如“I want an apple.”“Mother, you are beautiful. ”
當然,通過3、4個星期的英語學習,孩子回學校后英語分數就能大幅提升,是不現實的。
但孩子在幾乎全英語的環境中,會感受無數個“用英語連接彼此”的瞬間。
每天下午三點,是孩子下課的時間。@西安香香接到孩子后,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雙子塔附近的大公園。
雙子塔附近是吉隆坡最繁華的地段,在附近公園里,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著裝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
戴耳釘的印度小孩、幾乎人手一個手機的韓國小孩、不同的民族服飾、公共場所里的祈禱室、聽起來和英語有點像的馬來語......眼前的一切都讓他感受到巨大的沖擊。
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且免費的英語學習環境。
獨自去買一支冰淇淋要開口講英語,和別的小朋友在公園玩的時候要開口講英語......他發現一切訴求都需要用英語來溝通的時候,也是他第一次真切地體會到英語重要性的時候。
多見識、敢開口,就是@西安香香 對這一個月英語學習的訴求:“對于普通家庭的小孩來說,合理控制花銷,還是能獲得一次較為值得的短期體驗。”
在她看來,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并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出國的夏令營多以玩樂為主,但在吉隆坡短期的學習體驗可以幫孩子打開一個口子,讓他看一看不一樣的世界,感受語言的魅力與重要性。
另一方面,在一個陌生的國家,孩子往往會抱著一種度假的心態,對學英語這件事不會太抵觸。
今年暑假,她打算繼續以邊度假邊學習的方式,帶著孩子去巴厘島學習一個月英語。
Ann Ang所在的機構接待的中國孩子6至15歲不等,家長們也大多是抱著這樣的心態:
●希望孩子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信心;
● 想在假期中“邊玩邊學”,增加孩子對英的興趣;
●將其作為親子陪伴與國際體驗的一部分。
這也是提醒正在觀望的家長們,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寒暑假課程的意義在于點燃興趣、搭建基礎。想要孩子在短時間內英語水平“飛躍式提升”,那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帶孩子去異國他鄉學一個月英語,家長的感受也尤其重要。
年初帶著孩子去吉隆坡學英語的@尼可 這樣評價這座城市:國際化,但不失生活感。
孩子上課,她也沒閑著——把每個周末都安排得滿滿的,先后和孩子去了亞庇、檳城、云頂等地方玩。
在她看來,家長要快樂,首先自己要會想——孩子英語有進步,那她就是來陪讀的;孩子對英語還是沒興趣,就當借著機會讓自己度個長假。“錢花都花了,就開心點嘛。”
高性價比和語言環境讓部分家長收獲不錯的體驗,但在社交網絡上,也有不少家長分享了孩子關于“吉隆坡學英語”的“踩雷”經歷。
最常見的是,寒暑假的吉隆坡語言班管理混亂。
大量學生涌入吉隆坡,但學校接待能力有限,便導致老師分配到每個學生身上的精力不足,沒辦法照顧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情緒。如果孩子恰好性格內斂,不愿意主動交流,便很容易被老師忽視。
其次則是老生常談的“手機問題”。
為了方便在外與家長聯絡,學習期間孩子大多會帶著手機。課間休息期間,或是沒有什么事情的時候,許多孩子都會掏出手機開始玩,也不和同學交流。
甚至,部分孩子會在上課時玩手機。
機構老師或許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如果提醒幾次后,孩子依舊繼續玩手機,那由著他去。
國際學生占比也是家長們吐槽較多的一點。
送孩子出國學一個月英語,家長本就沒對提升英語分數抱多大期望。但他們希望孩子能與不同國家的小朋友進行交流,了解多元文化,但去了后才發現語言班的教室幾乎擠滿了中國孩子。
在陌生的環境里,要孩子用非母語主動與他人交流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有些小孩是“大E人”,愿意多說多問。
但對于更多的孩子來說,在全英語交流的學習環境中,他們更愿意和說中文的孩子一起玩。
長期生活在吉隆坡的@小蘭 曾陪裸辭的朋友踩點過語言班。
在她看來,非寒暑假期間來學英語的體驗感還是不錯,但對于國內的家庭不太實際。另一方面,如果家長需要花更高的價格請老師1v1上課,才能獲得好的學習體驗,那吉隆坡就失去了“高性價比”這一最大優點。
01
選擇機構要關注什么?
隨著去馬來西亞學英語越來越火,不少機構在國內社交媒體上打廣告、做營銷。
家長挑選機構時,要尤其關注以下幾點:是否擁有合法資質與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課程體系是否系統、分層清晰;是否能提供安全、適齡、純英語環境;分班是否科學、是否有進度追蹤與反饋機制;收費是否透明,是否有過度營銷;是否有良好口碑或家長推薦。
大多機構都提供免費試聽,有條件的家長可帶孩子試聽后再做選擇。
除了試聽,家長實地探訪時,也要多關注教室的燈光和投影儀效果,以及是否新裝修存在甲醛等問題
02
是否需要找中介?
是否通過中介取決于家長個人時間和經驗,如果對流程不熟悉,選擇學校官方認可的中介可以節省精力。
中介價格從幾千到一兩萬塊錢不等,如果家長想要省下這一部分的費用,可以多做攻略,多和機構直接溝通,了解課程內容、教學理念和實際安排,避免信息不對稱和過分夸大。
03
如何找到機構信息?
“谷歌地圖”是一個很方便的工具。
家長可以通過“谷歌地圖”搜索社交平臺上的熱門機構,或是自己在地圖上搜索“語言學校”“語言培訓”“language”等等關鍵詞。除了查詢實際評價和信用評分,還可以找到機構的聯系方式,進行直接溝通。
吉隆坡有非常多的英語培訓機構,家長可多用以上方式進行搜索,或許能發現性價比高的“冷門”機構。
04
語言班里不同國家學生占比?
每年1–2月與7–8月是各大語言機構接待中國學生的高峰期,這一時間段,名氣大、口碑高的機構都有更多的中國學生。曾陪讀過的家長@TT表示,雙子塔附近有不少“網紅”英語機構,自己在咖啡店或炸雞店等孩子下課時,身邊幾乎一半的人都是國內過來陪讀的家長。
家長在接觸機構或是中介時要問清楚,提供的國際學生占比數據,是寒暑假期間還是平時的數據。
05
一定要選擇英語母語國家的老師?
部分家長迷信 “只有來自英語母語國家老師才正宗”,但吉隆坡的本地英語教師多受過專業訓練,且發音清晰。更重要的是,語言學習的關鍵在于 “輸入量” 和 “應用場景”,而非單純的教師國籍。
家長可根據孩子學習的目的,倒推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老師。@西安香香 坦言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聽得懂,能開口。所以,在老師口音這一塊,她沒有過多的要求:“就像我們國家不同地區的人講普通話會有不同的口音,但這并不影響日常生活交流。”
如果家長的目的是糾正孩子口音,練習更為標準的英語口語,則可以在選老師這件事情上多花時間去篩選。
但無論口音如何,擁有合法資質與教學經驗是基礎。
文丨嘻排版丨阿喬
圖 | ELC Malaysia·Ann Ang 、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