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青
編輯 | 9527喵咕君
國產掃黑劇沉寂多年后,《以法之名》憑一股硬氣重燃熱潮。
不靠大尺度、不玩獵奇噱頭,憑的就是扎實的劇本、真實的邏輯,以及演員滿炸裂的演技。
這部劇集結了一批真正的實力派演員,今天就來聊聊,《以法之名》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演員演技排名,看誰才是真正的表演之王。
第六名 :劉佳 演技評分9分
作為劇中極具分量的政法委書記蘭景茗,劉佳的表演從不靠大動作出圈,她靠的是滴水不漏的細節控制。
一個眼神、一句輕聲細語,她不需要刻意冷酷,就能讓人感受到上位者的壓迫感。
很多時候劉佳展現出來的是噓寒問暖,但卻能演出字字藏刀的感覺。
劉佳用“柔中帶勁”的方式,把權力場的微妙和官場博弈的冷峻演繹得入木三分。
但令人遺憾的是,即便如此,劉佳的評分還是在今天上榜的演員中墊底,戲份不足,或許是評分意外的主要原因。
第五名:李光潔 演技評分9.4分
李光潔飾演的李人駿,是整部劇最復雜也最難演的角色之一。
他是領導、是朋友、是上位者,也可能是“傘”,他是善是惡,全靠一張臉、幾個眼神來撐。
李光潔偏不走極端,他演得內斂、沉著,恰到好處地維持住了角色的模糊邊界。
你說他像好人吧,怎么感覺處處不對勁。
你說他像反派吧,偏偏又有溫情與責任。
他的多面性不是靠劇本堆出來的,是靠表演細節撐起來的。
第四名:蔣欣 演技評分9.7分
蔣欣一出場就自帶壓迫感,她塑造的鄭雅萍眼神凌厲,說話夾槍帶棒,氣場全開。
可她不是那種臉譜化的“鐵血女領導”,而是會變化、有成長、有情緒的復雜人物。
前期她對洪亮不屑一顧,后期又默契搭檔,角色的各種轉變和反差都被蔣欣演得毫不突兀。
她的強,不是咆哮型的硬強,而是邏輯清晰、思路敏銳的壓制力。
尤其幾場審訊戲,她臺詞不多,卻能用一個眼神就讓對手原地繳械。
蔣欣不是靠哭戲搶鏡,她靠的是心理對峙時那種不動聲色的壓迫感。
鄭雅萍這個角色,從一開始的討厭到越來越讓人欽佩,全靠蔣欣精準拿捏角色的細節。
第三名:張譯 演技評分9.8分
張譯不愧是國家隊級別的老戲骨,把洪亮這個角色演出了“人味兒”。
他不是天降男主,不是正義化身,是個普通人,是被推著往前走的“被動主角”。
前幾集里那股“社恐打工人”的勁頭太真實,和女兒互動的柔軟和領導應酬的拘謹,都讓人一秒代入。
他的演技最牛的地方在于“轉折”,當他從想躺平的檢察官,變成咬牙查案的硬漢,全靠眼神變化完成。
很多場戲里,張譯的表演幾乎無臺詞,全靠一雙眼睛把轉變演得直戳觀眾內心。
他不是最耀眼的,但絕對是最有溫度的靈魂人物。
可惜即便是張譯這樣有主角光環,有演技功底支撐的實力派,也以9.8分屈居第三名,硬是沒干過劇中的配角。
第二名:董晴 演技評分9.9分
這部劇帶給觀眾最大驚喜就是董晴。
董晴塑造的張文菁出場不多,但每一次都像在用演技劈開劇情的墻。
第一次驚艷,是在庭上大聲喊出“萬海不是黑社會”,臺詞密度高、節奏緊、爆發力強,一嗓子喊出了觀眾的憤怒。
第二次,則是她在得知喬振興去世后的情緒崩塌。
她不靠眼淚,不靠歇斯底里,僅靠眼神和沉默,就讓人看到一個人徹底被擊潰的過程。
她的張文菁不是“苦大仇深”的標準苦情律師,而是一個掙扎求存、悲憤難平的普通人。
董晴演出了人性中那種被逼到墻角的倔強與絕望,讓人看一眼就忘不了。
接下來這四位可謂演技封神之戰,以滿分成績并列第一。
第一位 王勁松
王勁松出場不多,但一出現就讓人知道:這劇,穩了。他塑造的張放可以說是故事的起點,是洪亮被重新拉上戰場的推手。
角色戲份少,但王勁松不浪費任何一個鏡頭。
尤其那段踱步的戲,表面是聽匯報,實則在審時度勢。他演得不是“臺詞”,而是“權謀”,在不動聲色中決定命運方向。
他不需喜形于色的表演,光靠走路、沉思、抬眼,就能讓人知道這個角色背后有多少權力與秘密。
王勁松從不刷存在感,但他的存在,正是這類劇集的底氣所在。
他就是“壓陣戲骨”這一詞的具象化。
第二位 楊爍
楊爍終于把“油膩”用對了地方。
他演的萬海,混不吝、拽拽的、有點二,但你越看越心酸。
他身上有種“嘴硬心軟”的市井氣質,時不時蹦出幾句抱怨,像極了被生活摁在地上摩擦的小人物。
他的白發不是裝酷,而是被歲月榨干的痕跡。
劇中,他演繹的萬海總是帶著“破碎感”,很多次,觀眾都會懷疑。
這人真的是壞人嗎?
尤其是情節中被提審那幾場,他時而不屑、時而瑟縮、時而惱火,幾種情緒來回切換,一個被冤枉的中年人形象呼之欲出。
楊爍這回是真的演對了,也終于撕開了油膩的標簽,這部劇里的他反而讓人心疼到不行。
第三位 是安
是安演的喬振興,是那種“人死了,魂還在”的意難平角色。
他出場不多,主要靠回憶撐劇情,可是每一次出現都讓人難以忽視。
他把喬振興的憤怒、委屈、掙扎演得特別真實,他靠眼神和動作演到讓人揪心。
是安把這個“過去式”的角色演出了更直接的沖擊力,讓喬振興成為全劇最讓人意難平的角色。
第四位 馮嘉怡
馮嘉怡演的許言午,是劇中最有“煙火氣”的公安局長。聰明、會裝傻、懂退讓,也會暗地使勁。
他明知道案情不清不楚,可又明白不能正面硬剛。
他嘴上說著“按規章辦事”,暗地里卻遞材料、放線索,全靠演技演出這份“老油條的良知殘留”。
馮嘉怡厲害的地方在于,他演的不是一個角色,而是千千萬萬個身在體制夾縫中求存的“聰明人”。
一舉一動都不張揚,但每個細節都藏著鋒芒。
他的許言午讓觀眾知道,在這場博弈中,不是只有黑白兩方,也不是只有洪亮、安欣這樣的角色才能做主角。
《以法之名》的演員集體開掛,每個人都把“演技為角色服務”做到了極致。
他們不是在演自己,而是在為角色注入“命運感”。
真正的好劇,就是靠這樣一群人,在熒幕上用演技打磨真相,把黑白灰都演出光彩。
這劇能成,有一半的功勞都在這些天花板水準的演員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