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結果錢都被騙了。”
都知道農民掙錢不容易,整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可仍有一些“黑了心”的騙子,把目光看向農民。
農村里往往都是中老年人,很多東西都不懂,騙子就是利用這點進行“忽悠”。
或直接騙錢,或出售“假冒偽劣”的農資產品,每一招都讓農民們損失慘重。
下面6種騙局,就是專門針對農民的,套路常見,但有不少人都上過當。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央廣網】【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光明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訂單農業”騙局
今年6月,光明網,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官媒曝光了“訂單農業”騙局,提醒農民不要上當受騙。
“訂單農業”是指在農民種植作物前就簽好訂單合同,等作物成熟以后按照先前的合同直接收,本來是一種很好的新型模式,可是被一些騙子給盯上了。
騙子會鼓吹高收益、高利潤,然后讓農民們買他們的種子并且承諾作物成熟以后會以高價收購,有的農民就信以為真了。
這就好像天上掉餡餅,這些騙子會故意賣給農民劣質的種子,等到作物成熟然后再以作物不合格為由,把責任推給農民拒絕回收作物。
這些騙子往往很高明,會想盡各種辦法讓農民相信,偽造文件,找“托兒”簽合同,用高收入來誘惑。
甚至有的會租用場地,營造正規企業的樣子讓農民相信。
農業種植的周期長風險大,一旦因此被騙就整個季度顆粒無收,而騙子們也是利用農民的想賺錢、信息落后的心理進行行騙。
農資“忽悠團”
江西種植稻田的老邱曾經被賣假肥料的農資“忽悠團”騙了,損失了好幾萬。
老邱說,那些人一進村就開始宣傳他的肥料,說的是天花亂墜的,老邱一時間被忽悠住了,一下買了12噸的肥料。
可是等作物種植的時候,卻發現不對勁了,這些肥料根本不管用,老邱發現后趕緊換肥料,這才把當季收成保住,可前后還虧了好幾萬塊錢。
“種了三十多年的地了,結果被人坑慘了。”老邱說這些騙子很會忽悠,到村里后就先跟村里的人套近乎。
把所有人集中到一個場地,展示他們所謂的“高科技”化肥,讓農民相信用了他們的化肥就一定能豐收,而且價格還便宜。
除此之外,這些騙子們還會給農民發禮物、免費吃午餐,一來二去的農民就相信了,買了劣質的農藥、化肥。
農資產品買不對,一季度的農作物就都毀了,所以不要貪圖小便宜,要到正規的店里去買。
假公職人員的補貼騙局
還有些騙子的手段更高明,冒充國家公職人員,穿著整齊的制服,手里拿著偽造的文件,許多農民一看就對其深信不疑。
尤其是再一說國家要下發什么補貼,有的農民一聽更是兩眼放光,根本就不好好想想,有沒有可能是騙子。
然后這些騙子會說,有什么助農補貼、惠農基金之類的,但是要先繳納保證金什么的,說的有模有樣的,農民一聽就把錢拿出來了。
這就是利用農民消息渠道不廣,打的信息差,哪有那么好的事,有人上門來送錢。
農村很多老年人他們對這種騙局沒有概念,以為穿個行政夾克、挎個包就是公職人員,一張紙上隨便蓋個章就是文件。
農業農村部專門發公告,提醒廣大農民一定警惕有人冒充公職人員,以農業補貼之類的名義行騙。
免費的保健品圈套
保健品是針對農民以及中老年人最常見的行騙手段了。經常能在農村看到一伙人,以免費發放雞蛋的名義,把村里的人聚集起來。
然后宣傳自己的保健品,其實就是利用中老年人注重身體的心理,先是給老人們免費測血壓、血糖什么的,然后開始制造恐慌。
然后順勢拿出自己號稱“神藥”的保健品,什么都能治,有些老年人可能也是病急亂投醫,馬上就掏錢買了下來。
實則這些保健品是一點用都沒用,要是老年人信了,光吃保健品不去醫院看病,肯定會拖出大問題。
有的騙的更狠的,會賣醫用機器,其實就是沒什么科技含量的假機器,老人們不懂,買回家后發現,怎么沒演示的時候那么神。
所以身體有問題是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的,不要相信“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沒有那么神的東西。
“偷”糧食騙局
每當農村糧食收獲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收糧食的騙子,通過各種手段,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把農民的糧食騙到手。
騙子的手段是五花八門,有的騙子會到村里,利用農民想賣高價錢的心理,故意給農民開出較高的價格,讓農民賣給自己。
最后稱重的時候再使“花招”,稱重的稱動過手腳,或者運糧食的車底部設有夾層,最后讓農民的糧食“縮水”,農民就這樣被騙。
還有更厲害的招,去年8月在云南,有一位農戶遭遇了“怪事”,自己明明在結算單上寫清楚了糧食重量,結果結算時單子上數字卻不對。
這實際上是因為騙子一開始使用消字筆寫的,然后趁著農民不注意,把單子上的字跡給消除了,又寫上新的,這一般人都不會想到。
其實這種騙局并不新鮮,說到底還是農村對于騙局的宣傳不夠,越是農村地區,才越應該多做些防騙防詐宣傳。
“假合作社”騙局
農村合作社對于農民來說都不陌生,但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假合作社”,很多農村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表面上說是農業合作社,讓農民入股,有錢大家一起分,可實際上,這些合作社都是私營企業,到最后農民也不過只能得到一點應有的租金,就相當于是白打工。
還有一種是想辦法騙農民的地,現在國家對于土地管控的很嚴格,有的企業想拿地很難,于是就另辟蹊徑。
跟農民說是農業合作社,其實就是拿著農民的地去干別的,建工廠或者作為其它商業場所。
另有一些人,是為了騙國家的錢,國家有一些農業補助是需要有一定規模的,這些騙子就拿著農民的地去領補助,最后農民當然是得不到一分錢。
其實這么多騙局總結下來,主要就是利用農民的不懂和喜歡貪圖小便宜的心理。所以要防止被騙,一方面要考監管打擊,另一方面要靠個人提高意識。
結語
農民踏踏實實掙錢,卻總會被騙子盯上。
關鍵是要擦亮雙眼,不貪圖小便宜,有不懂的多向親友、村干部等求助,切不可給騙子可乘之機。
多關注官方發布的消息,注意識別新騙局。即使被騙了也要盡快報警想辦法,盡量挽回損失。
也希望可以加強監管,打擊五花八門的騙局,守護好農民的“錢袋子”。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來源:【央廣網】【北京日報】【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光明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