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2025 年 6 月的最后一天深夜,烏克蘭全境的防空警報突然撕裂夜空,基輔市民急忙跑到防空洞內。
這一次,連西部向來安穩的利沃夫都拉響警報 ,據《烏克蘭空軍報道》,俄軍對烏克蘭境內發動大規模空襲。
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格納特甚至表示,俄軍此次夜襲是自本輪沖突以來“規模最龐大的空襲行動”。
如今,俄烏沖突即將迎來第三輪談判,那么普京為何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大規模空襲基輔呢?
2025 年 6 月 29 日凌晨,俄軍的導彈和無人機對烏克蘭進行大規模轟炸,烏媒后來統計,這波攻擊把全國都覆蓋了,規模比 6 月 23日的試探性襲擊大得多。
為啥俄軍會突然下這么狠的手?這事得從 6 月初說起,當時烏軍搞了個 “蛛網行動”,派了 100 多架無人機去偷襲俄羅斯縱深的機場,把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群給重創了。
這對普京來說,面子上肯定掛不住,畢竟大國威嚴在那擺著,事后跟特朗普通話時就放話要 反擊,美國那邊也說普京準備來一場又狠又殘酷的報復。
而這一次普京報復,正好卡在第三輪談判前夕,原計劃 7 月 1 日開始談判,在前兩輪中雙方只是互換戰俘、移交遺體這些邊邊角角的事,核心問題一點沒動。
如今俄羅斯的經濟撐不住了,1到5月油氣收入同比少了14.4%,國防開支卻漲到蘇聯解體后最高,通脹都快兩位數了。
另一方面中美博弈正關鍵,俄羅斯得騰出手來應對,說白了,普京想通過戰場上的壓力,讓烏克蘭在談判桌上松口,尤其是領土問題。
俄軍的這頓空襲把烏克蘭炸得夠慘,基輔的變電站被導彈盯上了,斷電斷水超過 12 小時,家里的冰箱成了擺設,電梯停擺讓住在高層的老人犯了難。
敖德薩的通訊塔被打壞,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人們跟外界聯系都成問題,更揪心的是平民傷亡,37 個人受傷,其中還有 6 個孩子,2 名躲空襲的老百姓在防空洞外被彈片砸成重傷。
基輔的超市里,貨架上的面包、礦泉水被搶空,政府趕緊開了 200 多個臨時避難所,學校也不得不停課 3 天。
軍事上的烏軍壓力也不小,俄軍在蘇梅州集結了 5 萬兵力,擺明了要開辟新戰線,烏克蘭不得不把東邊的兵力往西邊調,本來前線就吃緊,這下更是顧此失彼。
很多居民在經歷三次以上空襲的人,快一半得了創傷后應激障礙,晚上睡覺總被警報聲驚醒,醫院里兒童焦慮癥的就診量比戰前多了 2 倍多。
很多烏克蘭孩子們看見飛機就害怕,眼神里全是驚恐,烏克蘭老百姓心理十分擔憂,
如今,美國雖說追加了 2.5 億美元軍援,可 “愛國者” 系統卻暫緩交付,明顯是在觀望,不想把事鬧得太僵。
歐盟這邊啟動了對俄航空發動機制裁,可在要不要給烏克蘭遠程導彈這事上,分成了兩派,波蘭等國喊著要硬剛俄羅斯,法國態度搖擺不定,這讓烏克蘭夾在中間挺難受。
俄羅斯也沒閑著,聯合白俄羅斯在邊境搞軍演,一邊秀肌肉,一邊指責西方 “煽動戰爭”,企圖在軍事外交兩手抓。
不過,俄羅斯和烏克蘭都不可避免面臨很多問題,除了國際問題,自身經濟和民生也是一大難題,烏克蘭由于常年征兵,導致國內可征兵人數連年下降,如果戰爭不能在今年停止的話,那么烏克蘭難民將大面積流入歐洲。
同樣的俄羅斯的日子過的也很難,今年是俄羅斯國防開支的“最高水平,約占到總GDP的6.3%,同時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和天然氣出口,都面臨著重大挑戰。
從這些數字中,就能看出他們的經濟正在面臨這巨大挑戰,越是這樣的時刻越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意氣用事。
這些數字背后,是俄烏雙方都無法承受的戰爭代價,俄羅斯科學院最新民調顯示,超過50%的俄羅斯民眾認為沖突應在年底前結束,而烏克蘭的反戰母親聯盟正組織全國性簽名運動,要求澤連斯基政府啟動無條件和談。
我們有理由相信普京本人是非常渴望停止戰爭的,但又擔心領土主權問題,所以才會選擇不斷空襲烏克蘭,給對方施壓,如果烏克蘭方面仍要抵抗,那么雙方未來和談道路只會更加艱難。
普京在第三輪談判前搞這么大動靜,說白了就是想靠戰場優勢在談判桌上拿好處,俄軍的新戰術確實厲害,可也把烏克蘭老百姓害苦了,基礎設施被毀,人心惶惶。
國際社會各懷心思,西方援助不果斷,俄羅斯壓力也不小,談判陷入僵局,戰爭從來沒有贏家,受苦的還是老百姓,希望雙方能早點冷靜下來,好好談談,讓警報聲早點停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