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政局的變化向來瞬息萬變。藍綠罷免案31:0跨過第二階段連署,7月26日即將舉行第一波投票,民進黨此前可謂氣勢如虹。然而,7月1日臺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之妻謝夏蕎跳樓自殺案引發巨大震撼,也為罷免之戰增添變數。
臺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彭振聲算是最早被鎖定的關鍵人物;而拿下彭振聲,是檢方試圖將前臺北市長柯文哲所涉案件辦成“鐵案”的最關鍵一環。
詭異之處在于,此前并不認罪的彭振聲在被羈押禁見近4個月后,于今年1月23日在合議庭上“全部認罪”,甚至說出 “我不會翻供”。他也因此得以500萬元新臺幣交保,成為該案中首位交保的被告。這被認為是檢方鞏固柯文哲等人涉案的重要罪證。
之后,彭振聲被依“圖利罪”起訴,臺北地檢署考慮到他“坦白從寬,認罪有功”,求處刑期從6年減到3年。
當外界多以為彭振聲差不多定案時,未料情勢突變。彭振聲之妻高雄跳樓自殺,讓他當庭崩潰,島內輿論一致聲討賴清德當局“逼死一條人命”,謝夏蕎是“以死抗爭”。
彭振聲在妻子自殺后后的三句話被輿論聚焦。第一句話,他當庭痛罵“檢察官良心在哪里?怎么那么可惡!”第二句話 ,他強調“我是被冤枉的,我是清白的。”第三句話,他說妻子在他收押期間就得了憂郁癥,“我此前認罪是為了拼交保 ,為讓妻子安心,如今妻子不在了,我再也沒顧慮慮。”
這三句話,極可能是彭振聲預告在接下來會“翻供”。外界開始討論,他之前“認罪”到底是真“有犯罪事實”,還是迫于檢調壓力的“兩害相權取其輕”?留下滿滿想象空間。更何況,檢方偵辦“京華城案”一直被質疑是押人取供,且不斷放話恐嚇“認罪輕判、不認罪求處重刑”,如此,相關人員為求輕判或脫罪而“認罪”也就不難理解。
換句話說,一旦彭振聲翻供而檢方還是拿不出實錘證據,不僅將重創檢方公信力,進一步坐實賴清德當局以司法為武器進行政治迫害,而且還有更大的后坐力——彭振聲這一環證據崩塌了,檢方要“拿下”柯文哲恐怕更難。
尤其此事急速推升的對司法不信任、對賴當局政治迫害的憤怒情緒堆疊,很可能與當前“反惡罷”民意形成“共振”效應。事實上,賴清德親自下場以所謂“團結十講”助推大罷免以來,其所謂“打掉雜質”“醫治民主之弊唯有更民主”之說,已引起臺灣民眾極大恐懼與警惕,“反惡罷”支持度在持續走高。
彭振聲妻子墜樓事件在快速發酵,昨天下午已有民眾黨支持者開始串聯集會。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帶頭質問賴清德當局“ 逼死一條人命沒感覺嗎?”“館長”陳之漢到花蓮反罷免助講時說,“彭妻為了證明清白跳樓,民進黨太可怕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痛批司法成賴清德獨裁的最大工具;趙少康也說彭振聲太太的壓力一定也很大,而且心懷不平,“這個案子拖太久了,有罪判罪,無罪就快還人清白。”
全面聲討民進黨“司法武器化”的輿論形成,勢必對“大罷免”VS“反惡罷”的對決產生非同小可的沖擊,甚至可能因此攻守易勢。綠營此前預估會有6席以上藍營民代會被罷免,地下賭盤甚至看上8席,認為民進黨在民意機構可實現“單獨過半”。正是基于這種樂觀研判,賴清德最近才迫不急待“掛帥親征”,從幕后走向臺前。
只是,千算萬算不如天一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離大罷免只剩下25天,民進黨和賴清德接下來會怎么應對?大家拭目以待吧。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