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輝
黃裳先生著作甚豐,晚年尤以散文與書話而著稱。今人更多看重他的藏書家的身份。實際上,他本人則更看重作家身份。
在中國當今文壇,黃裳是個特例,他起到了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將“五四”新文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銜接在一起,與他同齡的作家,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其實,黃裳并非只是為藏而藏,他早把欣賞藏書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不少書跋,就寫于文化被貶斥、知識被踐踏的年代,可見書在他心中的至高地位。
我曾對一位朋友說過:“他是真的喜歡書。有人認為黃裳藏書很大的原因是為了掙錢。但如果單純為了錢,他就不會將魯迅手稿捐獻出去。”
1988年5月初,李輝與黃裳在貴陽花溪合影。后面是巴金、蕭珊結婚的地方
一位酷愛藏書的作家,如何料理藏書,是他個人的權利。我更欣賞的是他對書、對文化的那份情感。如果沒有他的那份執著,在文化被撕毀、文人被踐踏的日子里,藏書與讀書的歷史傳承失去的恐怕就更多了。
多年來,我陸續收藏黃裳著作數種,又替他編選與整理出版著作三種,特請先生一一題跋,也算難得的紀念。現挑選其中六種,謹以出版時間為序,將各書題跋整理敘述如下。
一,《莫洛博士島》
文化生活出版社,一九四八年八月初版
黃裳先生曾從事文學翻譯,包括翻譯屠格涅夫的小說《獵人筆記》等。英國科幻作家威爾斯的《莫洛博士島》,是他出版的第一部譯作,與之聯合署名的另一位譯者是他的恩師李林。
李林即巴金的三哥李堯林,他是黃裳在南開中學念書的英語老師,尚未完成《莫洛博士島》的翻譯,卻因病逝世于抗戰后期。抗戰勝利后,受巴金委托,黃裳繼續翻譯。全書第一章至第九章由李林譯,第九章至第二十二章由黃裳續譯,另外,書后附錄李林翻譯的威爾斯另一篇短篇小說《故艾爾費先老人》。
在《莫洛博士島》譯后記中,黃裳寫道:“一年以來,我借了翻譯的工作來躲過了很多情感上的痛苦,執筆的時候,心意專注,遂得忘卻郁悶一時,我的一部分年青的生命也就這樣地消磨了。今全書完成,謹以之紀念先師李林先生,附帶地也使我永遠記起自己的這一段時期的生活。三十七年春四月九日,黃裳謹記。” 的確,由學生接力老師未竟工作,聯袂完成一本譯著,可算文壇一段佳話。
我所收藏的《莫洛博士島》系一九四九年四月的再版本。黃裳在扉頁上題跋如下:
此為余譯書之始。原本由巴金先生見示,囑為完成之。展眼五十六年矣。重睹摩挲,不禁興慨,為李輝兄題
黃裳
二〇〇四,五,廿九
《莫洛博士島》封面
《莫洛博士島》題跋
二,《一腳踏進朝鮮的泥淖里》
上海泥土社,一九五○年十月初版
《一腳踏進朝鮮的泥淖里——擬美國兵日記》,是黃裳先生寫于朝鮮戰爭期間的作品。如副題所說,作品以虛擬美國士兵的口氣,來寫美軍在朝鮮戰場的情狀。說是散文,不妨說是小說,有想象成分。在該書“后記”中,黃裳這樣述及寫作過程:“在《文匯報》副刊‘磁力’上連載。內容取材,時地事實大抵本諸新華社電訊,而穿插小節,則多出諸想象。”
二戰期間,黃裳在印緬戰區的盟軍中做過翻譯,熟悉一些美國兵,曾以此為內容寫過一本特寫集《關于美國兵》。此時,在《一腳踏進朝鮮的泥淖里》中,他以過去熟悉的人與事為虛構基礎,來寫朝鮮戰場上的美軍生活、心理,并突出諷刺意味。
時值抗美援朝,“反美”是全國共同主題,與此同時,對舊時代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也早已開始,對于那些留美歸來的、曾與美國人有過交往的知識分子,無疑都面臨著考驗和困惑。在此背景下,黃裳寫作此一“趕時髦”的書,顯然,有借此做出不落后、追求進步的姿態。
上海的泥土社規模不大,以出版胡風和朋友們的著作為主。《一腳踏進朝鮮的泥淖里》的封面畫與書中漫畫插圖,作者為洪荒。
淘來一冊,請黃先生題跋。他看得頗為仔細,不僅在扉頁上寫滿題跋,還將“后記”中的三處手民之誤予以校正。“七月”應為“七日”;“鋪敘毀始”應為“鋪敘既始”;“徒增傀恧”應為“徒增愧恧”。
題跋全文如下:
此小冊出版于建國之初,似曾重印,篋中并無存書,見此慨然。在報上連載既畢,唐弢曾向雪峰推薦,入其所編華東文藝叢書(?),為所拒,似不合創作條件也。會西厓將結婚,需款頗急,即以此書付之。稿費權當賀禮,遂交泥土社刊行,初不知該社為胡風所營之出版機構。批胡事起,該社主者被逮,終致不幸死去。余則幸而未遭羅織,亦大幸矣。李輝兄得此本,因為敘其出版始末如此。
二〇〇五,三月三日,黃裳記
《一腳踏進朝鮮的泥淖里》封面
黃裳跋《一腳踏進朝鮮的泥淖里》
三, 《西廂記與白蛇傳》
上海平明出版社,一九五三年七月初版
上世紀五十年代,黃裳出版過多種古典文學的論著和古籍點校本,《西廂記與白蛇傳》為其中一種。封面為白底,書名與署名等為綠色。黃裳題跋如下:
此為初版本,我自己也沒有了。再版時,平明老板李采臣反對后面的附錄,被撤去了。于是,此跋就不再與讀者相見,直到后來又發現了彪佳的原稿,才由我重寫一跋重印行世。此起元社舊抄本亦歸北京,不知在圖書館內否?
李輝兄得此書囑為題記因瑣瑣記其故事如右。
黃裳 甲申夏日
《西廂記與白蛇傳》封面
《西廂記與白蛇傳》題跋
在跋中,黃裳之所以發出 “起元社舊抄本,不知在圖書館內否” 的感慨,是因為二○○二年,我發現大批巴金贈書從國家圖書館流失出來,在媒體上予以曝光,一時引起人們議論紛紛。
黃裳一直很關注此事,在二○○二年的年底,他在寫給我的一封信中曾這樣寫道:“巴老捐書外流事,連日各報均有報導。已略知一二。此事實在可氣,我一向不贊成捐書給圖書館,因為一入侯門,即成陌路,連自己想看也不易。至于典守馬虎,致書受損,尚是余事,今更發生盜竊,真國家圖書館之恥也。也許他們看不起這些外文書,不若宋元善本之寶重,也是一因。總之甚望水落石出,則你的偵探工作可得佳評了。”
在中國,許多事情要水落石出談何容易。巴金贈書流失一事,最終還是不了了之。沒有真相,也沒有結局。
四,《遠山堂明曲品劇品校錄》
上海出版公司,一九五五年四月第一版
此為初版本,品相頗佳,亦難得。后曾再版,別增雜錄數事。后印入一叢書,只存內文,盡沒所寫序跋。此書印成,原書即持贈北京圖書館。聊記始末,為李輝兄題。
黃裳
乙酉正月
《遠山堂》封面
《遠山堂》題跋
五,《玉簪記》
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十月初版
《玉簪記》是明代劇作家高濂的一個劇本,由黃裳校注出版。
黃裳對《玉簪記》感興趣,恐怕與高濂是一名藏書家也有關系。他在該書后記中,對高濂的藏書家身份評價頗高。他這樣說:“高濂是有名的藏書家。‘遵生八箋’中的‘燕間清賞箋’里有論藏書的一段話,論宋元刻本,論紙墨,論書賈作偽等等,都極詳盡而當行。應該說是版本學者的先河。”
他為我收藏的《玉簪記》題跋如下:
李輝兄得此書,命題數語,擱置書叢,近始見之,已經月矣。此年少時所作,不堪覆瓿,今日重觀尚覺顏汗也。
〇六年九月末,黃裳
《玉簪記》封面
《玉簪記》題跋
六,《花步集》
花城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五月
黃裳先生極愛旅游,也擅長游記。十幾年前“文化散文”概念開始出現時,藍翎先生曾對我說過,要說“文化散文”的寫作,黃裳的游記可算最早的佳作。
《花步集》即是一本游記,前四輯分別寫蘇州、杭州、南京、北京四地,最后一輯散章,系四川、浙江(杭州之外)等地的游記。
《花步集》封面設計曹辛之,封面題字蘇華。黃裳在我所藏的《花步集》的題跋上,透露一個細節,他本來已請沈從文為此書題簽。他寫道:
此書與港版《山川·歷史·人物》內容全同,即前書之國內版也。原請從文先生為題簽,卻未用,甚憾。花步之名源于花步里,即蘇州留園主人劉蓉峰所居處。
黃裳 記
乙酉初夏
《花步集》封面
《花步集》題跋
沈從文的題簽最終為何沒有用?印象中,一九八一年前后,國內有人對沈從文復出并重新得到高度評價頗為不滿,借一時的政治起伏而予以打壓所謂“沈從文熱”。出版社此時棄用沈從文的題簽,不知是否與這一背景有關。
沈從文為《花步集》所寫題簽,想必仍被黃裳珍藏著。
黃裳2010年9月1日來信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679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