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邊真是熱鬧得不行,一連串的事兒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先是俄亥俄州一架飛機墜毀,直接沒了六條人命;然后前國務卿蓬佩奧又因為伊朗的威脅被推到風口浪尖;與此同時,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在參議院翻了車,黨內還鬧起了分裂。這幾件事兒湊一塊兒,美國的內憂外患算是徹底暴露出來了。
2025年6月30日早上,俄亥俄州豪蘭鎮發生了一起慘烈的墜機事故。一架塞斯納172輕型飛機剛起飛7分鐘就失控,栽進了一個居民區,機上六人全沒了。這架飛機載著四名乘客和兩名機組人員,包括一對新婚夫婦和一個三口之家。事故發生前,天氣沒問題,飛行員也按規矩檢查過飛機,誰也沒想到會出這種事。
這事兒的后續影響還不小。供應商的工廠被勒令停產,國會兩黨難得統一意見,提出要加強小型飛機的安全檢查和培訓。不過因為預算問題,新法案啥時候能落地還是個未知數。老百姓這邊呢,豪蘭鎮的居民已經開始抗議,要求政府趕緊管管,別讓這種悲劇再發生。這次墜機不光是六條人命沒了,更像是給美國航空安全敲了個大大的警鐘。
再說說蓬佩奧,這位前國務卿最近又成了新聞熱點。6月29日,《華盛頓郵報》翻出了一條舊聞,說2022年他在歐洲一家酒店差點被暗殺,幕后主使疑似伊朗。當時他正要入住,幸虧安保人員反應快,把他轉移走了,才沒出大事。蓬佩奧自己也承認了這事兒,還說伊朗懸賞100萬美元要他的命。
為啥伊朗這么盯著蓬佩奧不放?得從他當國務卿那會兒說起。2018年,他推動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之后搞了個“最大壓力”政策,對伊朗實施一輪又一輪制裁。2020年,他還直接拍板,用無人機炸死了伊朗革命衛隊的頭號人物蘇萊曼尼。這事兒把美伊關系搞到了冰點,伊朗直接把他列進了報復名單。卸任后,蓬佩奧沒了特勤局的保護,安全問題就更突出了一直被伊朗惦記著。
2025年初,特朗普重新當上總統后,把包括蓬佩奧在內的前官員的安保措施全取消了,說是要省錢。這決定本來就爭議不小,偏偏最近美軍又空襲了伊朗核設施,美伊關系更緊張了。
特朗普這邊也不消停。他上臺后主推的“大而美”法案,本來是想通過減稅和削減開支來提振經濟。法案里包括把2017年的減稅政策永久化,免掉服務員小費和加班工資的稅,還給高收入群體更多優惠。但這玩意兒預計會增加4.6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還要砍醫療、教育和清潔能源的錢,爭議自然少不了。
6月29日,參議院圍繞這法案吵得不可開交,最后以51比49通過了程序性動議。
這三件事湊一塊兒,不是偶然的,背后有更深的原因。美國航空安全問題暴露了監管和企業責任的缺失,墜機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蓬佩奧的遭遇則是外交政策激進的后遺癥,當年對伊朗的強硬手段,現在反過來咬了自己一口。特朗普的法案失敗,反映的則是國內政治極化和經濟矛盾,減稅救經濟的路子走不通,黨內還亂成一團。
從外面看,美國跟伊朗的沖突升級,跟國內亂象攪在一起,內外壓力都頂到了天花板。老百姓對政府的不信任加深了,航空安全、政治分裂、外交報復,這些問題互相影響,越滾越大。特朗普想靠強硬政策穩住局面,但現在看,他不光沒穩住,自己還可能被架空。
這幾件事接下來會咋發展?墜機事件估計會逼著政府在航空安全上出點實招,但預算問題不解決,新規落地還得拖。蓬佩奧的安全危機短期內靠恢復安保能緩解,但伊朗的威脅不會消,他以后估計得低調點。特朗普這邊更麻煩,法案沒過,黨內矛盾加劇,他能不能穩住總統位子都得打個問號。如果共和黨真內訌,2026年的中期選舉可能就是一場大亂斗。
對咱們中國來說,這堆事兒也有看點。美國內亂加劇,對外政策會不會更沖動?伊朗那邊會不會借機搞亂中東?這些都得盯著點。普通人看熱鬧,咱看門道,美國這波動蕩,短期看是壞事,長遠看說不定也有機會。
俄亥俄墜機、蓬佩奧遇襲、特朗普法案翻車,這三件大事兒把美國的毛病全抖出來了。航空安全拉胯,外交后遺癥發酵,政治內斗升級,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政府的日子更不好過。這不是哪一個人或一件事的問題,是整個體系出了狀況。未來幾個月,美國估計還得折騰一陣子,咱就搬個小板凳,邊看邊分析,別光看熱鬧忘了琢磨背后的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