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寨的傳奇人物郭鳳蓮仍在為農村發展奔走。
這位76歲的老人用一生詮釋了"鐵姑娘"精神。郭鳳蓮3歲喪母,從小吃盡苦頭。
1963年大寨遭遇特大洪災時,她帶領"鐵姑娘隊"日夜奮戰。
修梯田、扛石頭,她們用雙手重建家園。陳永貴慧眼識才,將17歲的郭鳳蓮培養成得力助手。1970年她接任大寨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創下糧食畝產超千斤的奇跡。
改革開放后,郭鳳蓮推動大寨轉型發展。她主張"集體經濟+市場經濟"新模式,讓大寨煥發新生機。這種探索為全國農村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
兩個兒子郭小軍和郭小兵都成了商界精英。
大兒子投資房地產,小兒子做進出口貿易,兄弟倆身家都過億。郭鳳蓮卻說:"孩子們的路都是自己闖出來的。"2015年郭小軍出資3000萬修建永貴寺引發爭議。
有人稱贊他飲水思源,也有人質疑作秀炒作。這座寺廟如今成了當地旅游新景點。
郭鳳蓮至今仍住普通住宅,生活簡樸。她堅持每月回大寨調研,去年還就糧食安全問題向全國人大提交建議。從鐵姑娘到改革先鋒,郭鳳蓮的人生就是一部中國農村發展史。
她的故事告訴我們:艱苦奮斗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眼下鄉村振興正當時,老一輩的經驗尤其珍貴。
郭鳳蓮用行動證明,只要心系土地,就能創造奇跡。大寨的梯田還在,精神更在。
郭鳳蓮這面旗幟,依然在黃土高坡上高高飄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