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的探索3號衛(wèi)星(Proba-3衛(wèi)星)以完美的編隊飛行方式,阻擋了太陽明亮的圓盤,讓熾熱的日冕暴露出來,從而成功地人工創(chuàng)造了一場長達數小時的日全食,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Proba-3 的ASPIICS拍攝的人造日全食(來源:ESA/Proba-3/ASPIICS/WOW algorithm)
日冕是太陽神秘的外層大氣,其溫度比太陽表面高出數百萬度,至今成謎。日冕可能還是擾亂地球磁層和空間環(huán)境的的太陽風暴的重要發(fā)源地。因此,研究日冕對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至關重要。然而,在地面上幾乎只有日全食的時候才能觀測到日冕。可是,日全食持續(xù)時間最長只有6、7分鐘,最短只有幾秒鐘,而且同一地區(qū)日全食平均的間隔時間約300年。于是天文學家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使用兩顆人造衛(wèi)星在太空人工制造日全食的想法。
Proba-3人造日全食藝術畫(來源:ESA-P. Carril)
探索3號就是為這個目標而生的。北京時間2024年12月5日被成功送入太空。當時天文茶餐廳對它的的原理進行了解讀(詳見《》)。簡單說,就是利用近大遠小的原理,用一顆直徑約 1.4 米的小衛(wèi)星模擬月球,擋住太陽,另一個小衛(wèi)星在距離 150 米處進行觀測,這個比例關系剛好與日、地、月三者相同,于是就創(chuàng)造出了宇宙間只有在地球上能見到的盛大的日全食。
Proba-3 人造日全食示意圖(來源:ESA)
今年3月以來,探索 3 號多次進行了編隊測試。兩顆衛(wèi)星在完全不依賴地面控制的情況下,自主控制保持150米間距的編隊飛行長達數小時,且始終和太陽保持在同一條線上,最長一次持續(xù)5小時,可以說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Proba-3 觀測到的人造日全食(來源:ESA/Proba-3/ASPIICS/WOW algorithm)
今年7月,探索 3 號將正式投入科學觀測,計劃創(chuàng)造出的全食階段可延長至6小時,而且每隔19小時36分鐘就可以重復一次觀測,這將大大提高對日冕觀測的機會,有望得到度日冕活動的前所未有的認知。
參考資料:
[1] Solar corona viewed by Proba-3’s ASPIICS (https://www.esa.int/ESA_Multimedia/Images/2025/06/Solar_corona_viewed_by_Proba-3_s_ASPIICS)
[2] First artificial solar eclipse in space (https://www.esa.int/ESA_Multimedia/Videos/2025/06/First_artificial_solar_eclipse_in_spac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