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行動方案、組織成果匯報和教學案例展示……6月27日,北京市大興區舉辦數字化賦能教育教學創新與質量提升工作推進會暨第二屆智慧課堂成果案例評比展示活動總結頒獎大會。
會議旨在深入貫徹國家及北京市教育數字化戰略部署,總結大興區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階段性成果,展示智慧課堂創新實踐成果,探討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未來路徑。
會上,大興區教委主任趙建國發布了大興區教育數字化戰略的三個行動,即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品質提升行動、數智強師試點行動研究和大興區教育系統首席數據官制度。
其中,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品質提升行動覆蓋小初高數學學科,組建由中國教科院專家、區域教研員等構成的專業團隊,重點探索“人機共創”備課、“人機共育”教學等模式。
數智強師試點行動研究由大興區與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共同開展。雙方將共建線上教師發展中心,打造“三位一體”研修體系,探索大數據驅動的教師精準評價,開發“AI+科學教育”特色課程,形成10項以上可推廣的典型案例。
教育系統首席數據官制度則以構建區校兩級數據治理體系為核心,在區級由教委主管教育數字化的副主任擔任首席數據官,各校教學副校長擔任校級首席數據官,共同構建“數據驅動”的教育治理新模式。這些行動將為大興區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新的方向和動力,推動教育數字化向縱深發展。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共建數智強師試點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教師發展處處長楊金勇與趙建國共同簽署了協議。此舉標志著雙方將在教育數字化領域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打造數智強師示范樣板,為全國教育數字化轉型貢獻“大興經驗”。
據悉,自2021年9月獲批成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區以來,大興區通過實施智慧課堂、名師課堂和活力思維課堂“新三個課堂”頂層設計框架,成功構建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的“大興模式”,推動區域教育數字化實現全面發展。
此外,大興區還建立了匯聚49個應用的“智慧課堂教師助手工具箱”,為學校提供了豐富的教育應用和資源服務。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孫健在大興區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階段總結報告中,從區域規劃、頂層設計、項目實施等多個方面,介紹了大興區在教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在成果展示環節,區教委發布了大興區第二屆智慧課堂成果案例評比結果,并為優秀組織獎單位和特等獎教師頒獎。據悉,本次評比活動共收到362件作品,覆蓋中小學全學科,經過激烈角逐,最終12所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26名教師獲得教學案例特等獎。這些案例充分展現了大興區教師在AI賦能教學中的探索與突破,體現了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活動現場還邀請“數字人”擔當主持人,并精選了6個涵蓋中小學多學科智慧教學場景的優秀案例進行展示。作為本次活動的優秀組織獎獲獎學校代表,北京小學大興分校副校長許健和北京景山學校大興實驗學校教學副主任魏利霞,分享了學校在智慧課堂實踐中的經驗和成果。
“從‘首席數據官制度’的區校聯動,到‘數智強師’的七大任務設計,大興區以制度突破激活全域創新。”在專家點評環節,北京市數字教育中心副主任李秉樺認為,大興區在機制創新、場景深耕和生態構建等方面走在了首都教育數字化的前列。
在總結環節,北京市教委信息化處處長吳雅星表示,大興區作為首都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先行區,以“新三個課堂”為框架,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認為會上發布的“三大行動”既符合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的要求,又緊密結合了大興區的實際情況,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這些行動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大興區教育數字化向縱深發展,為首都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興區委教育工委書記王群會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本次活動對于大興區的教育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認為人工智能深刻地改變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式,也必將深刻改變教育的發展方式,大興區在這一輪教育數字化浪潮中,做到堅持思想統一、高位引領、統籌規劃、頂層設計、有組織推進,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和經驗。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文字:王小艾
編輯:韓沖
校對:付磊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常悅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