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點:專注靈魂世界心理成長
15
小時候,我們總愛仰望星空,幻想長大后的自己——或許是站在講臺上的老師,或許是遨游世界的冒險家,又或許是能買下所有糖果的“富翁”。
如今站在童年的彼岸回望,那些閃閃發光的渴望,真的實現了嗎?
1. 那些“天真”的夢想,成了生活的彩蛋
記得小學作文里寫“我要當科學家”,結果長大后成了每天和Excel較勁的打工人;曾發誓“絕不做爸媽那樣的大人”,如今卻在某個瞬間突然理解了他們的嘮叨。
小時候的渴望或許會“走形”,但未必消失——想當畫家的孩子,如今用PPT設計出了驚艷的方案;夢想開小賣部的你,在直播間里找到了吆喝的快樂。
你看,童年的愿望從未落空,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生根發芽。
2. 有些渴望,被我們悄悄“調低了音量”
也有許多愿望,被現實磨成了沉默的沙粒:
想周游世界的少年,困在了996的循環里;
渴望住進童話城堡的女孩,發現連學區房都要踮腳夠;
說好“永遠快樂”的我們,卻學會了把“有點累”掛在嘴邊。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權衡利弊,但偶爾在深夜刷到童年最愛的動畫片,心里仍會泛起一絲漣漪——原來那份渴望從未消失,只是被藏進了“懂事”的抽屜里。
3. 長大后,我們學會了“重新渴望”
如果問現在的自己最想實現什么,答案可能不再是“擁有變形金剛”或“每天吃冰淇淋”,而是:
一場不被消息提醒打斷的旅行
一次毫無負擔的“躺平”周末
一段不需要“有用”的愛好時光
這些樸素的渴望,何嘗不是童年夢想的延續?我們依然渴望自由、快樂和愛,只是換了更具體的模樣。
童年的渴望像一顆星星,長大后我們發現它并非觸手可及,但它的光亮始終指引方向。
或許真正的成長,不是實現所有年少夢想,而是學會在煙火氣中,繼續為自己點燃新的微光。
每一份渴望,總會有實現的那一天,就看我們的愿力是否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