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衛視《特別關注》欄目聚焦六里橋街道望園東里小區和西局后街道路施工改造項目,記者深入一線了解基層工作者的創新做法,將老舊小區道路破損嚴重、出行混亂、綠化環境差等群眾高頻訴求的整治過程進行全面報道。到節目播出時,望園東里小區和西局后街正以嶄新的姿態進入居民生活圈。
此次我們首先進入望園社區,家門口更美、幸福感更強,大家直呼越來越“高大上”了啊!
據悉,望園東里小區始建于1999年,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常住人口近9000人,居住密度高、公共設施老化嚴重。
今年望園社區建立了“先豐站”機制,依托“六里星光”先鋒辦“橋連民聲”工作法,通過“睦鄰議事亭”與居民面對面交流,廣泛收集民意。經過匯總分析,大部分居民訴求都與小區道路有關。
原鋪設的地磚大多破裂,井蓋密集導致地面凸起洼陷,一下雨就積水,老人和小孩出行也不安全,容易絆倒;行人車輛都自小區北門出入,混行無序且通行不暢,導致北門門口交通壓力大,存在安全隱患;停車位本不多,有居民私裝地鎖或是用電動自行車占車位,導致停車更加緊張;綠地面積和綠化空間不足,部分居民私自將綠地改為小菜園,使小區可利用的綠地面積更加縮小。
居民們的訴求不僅僅是路面重修問題,如何規劃空間緩解出入口的交通壓力和停車難問題、如何通過老舊小區改造營造更為舒適的綠化景觀空間都是基層工作者需要考慮的。望園社區協調相關部門多次展開研討明確整治方案,最終決定首先對小區內1500平方米主干道路和12號樓前500平方米路面進行重修,拓寬北大門,在綠化帶補種綠植。
過程中也有居民提出反對意見,對于修路,大家都有各自的顧慮?!榜R上要高考了,修路噪聲這么大,孩子怎么復習呀!”“是不是要把我的小菜園拆了?”“施工期間我們車停哪呀?”“施工期間北門無法通行,更不方便了?!?/p>
對此,望園社區書記帶領社區干部及各樓門長挨家挨戶上門做好安撫和解釋工作。施工期只有半個多月,為了照顧老人、嬰幼兒、高考學生等各方人員需求,施工方將在午休時間、高考和端午假期期間停工,修路的同時也會重新規劃小區空間,環境好了大家都受益。
5月底施工隊正式進駐,在工程推進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與施工團隊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安排專人做好南門和北門的秩序引導和安全提示,確保對居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歷時17天,在各方共同期盼下,望園東里小區道路改造工程順利完成。
打造小區道路微循環系統
東區北大門在原有基礎上拓寬1米,進出雙行可以錯開,且打通望園北路的連通性,保障東側萬豐路主干道、南側幼兒園和兩側居民區的行車暢通,實現內部U形主干道與外部市政道路形成空間微循環。
路面光滑平整
一進大門,整個空間像按下了“美顏”鍵,嶄新的瀝青路面在陽光下泛著光澤,原本高低起伏的“波浪路” 變為平坦光滑的“幸福路”。瀝青一干,張大爺就迫不及待在新路上遛個彎,“路平整了,走得也踏實,再也不用擔心會摔跟頭了!”
重構停車空間
主干道路和12號樓前共規劃出70個停車位。同時望園社區加大統籌力度,協調外部路側靜態停車,并與物業公司協商加強停車規劃管理,減少車輛亂停亂放現象。
優化綠色空間
居民主動配合將小菜園拆除,原本黃土裸露的地面上補種了綠植,通過后期維護修繕,要讓大家出門見綠。北京豐臺城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出資更換了10余個道路照明燈,使小區整體形象更加美觀。
走進望園東里小區,寬敞平坦的道路旁綠意綿延,夜幕降臨,統一更換的照明燈徐徐開啟,照亮了居民們的幸?;丶衣?。
電視臺采訪時大家都說,這才是“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落到實處的鮮活體現。社區的事就該居民共同參與,從前是“你做我看”,現在是“我說你聽,然后我們一起做”,居民有了參與感,社區治理形成合力,這樣的家園才能越建越好!
來源:豐臺區融媒體中心 豐臺時報,微豐向(原新豐臺)整理,轉載請注來源;文章內容僅為傳遞信息,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目的僅在于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資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政策依據。
若信息有誤,請以官方為準;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有突發事件在微博上@新豐臺網 就有可能上頭條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