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配圖 圖文無關 版權歸屬原作者
6月30日,邵陽紀委官號清廉邵陽發布官宣稱,隆回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羅運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隆回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短短兩個多月,邵陽水利系統真可謂地震不斷。
4月3日,邵陽市水利局原掌門人黃擁軍主動投案;第二天,邵陽縣水利局原局長肖桂華被查;5月20日,邵陽縣水利局副局長莫戰軍和原副局長李清平雙雙官宣落馬;6月30日,隆回縣水利局局長羅運河被查。兩個多月,自黃擁軍主動投案后兩個縣水利局局長、兩個縣局副局長,四名“管水人”接連被“水淹”
水利局,乍一聽似乎離咱老百姓生活有點遠?大錯特錯!水庫堤壩安全與否,關系沿岸千家萬戶安危;農村飲水工程通不通,直接影響鄉親們能不能喝上放心水;農田灌溉水渠修得好不好,決定莊稼收成……水利系統的一舉一動,直接連著我們老百姓的飯碗、水杯、安全線,是實打實的“民生命脈”。
蹊蹺的是,市水利局和縣水利局,按規矩只是“業務指導”關系,并非直接上下級關系。可為啥市局頭頭一倒,下面縣局的“前浪”和“現管”們就接二連三地翻船?
從行政關系上來看,市水利局屬于當地市政府組成局,縣水利局亦然,是屬于當地縣政府的組成局,但市級水利局手里仍然捏著的一些項目和資金審批權,對縣里的水利工程常常是擁有一定“話語權”的。那么這里權力尋租的空間有多大?項目給誰做,資金怎么撥,驗收如何過?或許每一個環節都可能被扭曲成利益輸送的暗道。市局一“震”,縣里那些曾經“打點”過、利益捆綁緊密的“蝦兵蟹將”們,自然就慌不擇路,露出馬腳。
水利項目動輒百萬千萬,資金密集、工程環節多,監督稍不到位,就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唐僧肉”。從規劃立項到招標施工,再到驗收撥款,漫長鏈條中只要有一環被腐蝕,國家的錢、老百姓的福祉,就可能無聲無息地流進了私人腰包。如果水利金庫變私人錢包,那么水庫大壩就有成為“豆腐渣”的可能性,這種代價,最終將全由基層群眾默默承受。
在有柴哥看來,邵陽市這波“水利反腐風暴”刮得猛、來得快,釋放的信號再清晰不過:
“主動投案”也難逃!黃擁軍的主動投案,絕非該系統的反腐終點。也許是拔出蘿卜帶出泥,也許純屬巧合,但連續多位縣水利官員的落馬,正反映了反腐利劍所指,我們政府深挖細查的決心堅如磐石。
群眾利益是底線! 誰敢把手伸向水利工程這塊“民生蛋糕”,誰就是在啃食老百姓的生存之本,必遭反腐重拳,那么刮骨療毒之后,如何讓水利系統真正水清河晏呢?
扎緊制度的籠子。針對項目審批、資金分配這些關鍵環節,必須陽光操作,壓縮自由裁量空間,讓權力在玻璃房里運行。
監督的探頭要“無死角”。內部監督不能形同虛設,上級監管要敢于動真碰硬,更要暢通渠道,讓老百姓的舉報監督成為最有力的“啄木鳥”。
問責利劍要“常震懾”。對水利系統的腐敗,必須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形成持續高壓,讓后來者不敢腐、不能腐。
編者按:水利工程,百年大計,根基不牢,地動山搖。邵陽水利系統這一連串的“地震”,是警鐘,也是契機。唯有以雷霆手段清除蛀蟲,筑牢制度堤壩,才能讓關乎千家萬戶的水利工程,真正成為造福一方的“民心工程”,而不是滋養腐敗的“渾水池塘”!水清,方能安民。這場刮骨療毒,邵陽動真格了,但也深得群眾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