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去中街逛街的小伙伴發現,從中街方向通往大悅城東中街那邊的馬路封閉施工了,蘋果店門前的主街面目全非,僅剩兩邊圍擋外的小路可以通行。不過網友表示蘋果店門口“逃過一劫”是因為地磚歸屬蘋果店,這才在兩邊的縫隙中留下一片區域。
工期是從2025年5月開始對路面進行維修一直持續到2025年10月,整個工程范圍自東順城街至大什字街,工程分為兩期,包括排水及電氣工程改造、步行街翻建鋪裝、景觀改造等多個方面。
中街作為本地人周末逛街的熱門商圈,還是外地游客必不可少的步行街打卡地,近期因為修路又引發網友熱議。還有網友表示:每次來沈陽都在修路!
有網友戲稱打開百度地圖,你會發現沈陽是個大工地怎么無論走到哪塊地方,道路都在施工?堵車、繞路更是家常便飯。
隨著近幾年沈陽旅游季發展,沈陽“修路”又占據的社交平臺的一席之地,搜索量趕上熱門網紅打卡地了!
“外地朋友問沈陽特產是啥?網友答:修路。”
“春天挖開鋪管道,夏天填平搞綠化,秋天挖開修電纜,冬天填平等過年。” 太原街、文化路、勝利大街……這些名字自帶“施工BGM”的路段,成了沈陽人繞不開的“痛”。 甚至有自駕的小伙伴評價 “導航讓我左轉,左轉是圍擋;讓我直行,直行是坑。”
市民吐槽年年修、年年堵,游客抱怨“導航失靈”“吃一嘴灰”,甚至有網友戲稱沈陽在玩一場現實版“俄羅斯方塊”——這邊剛填平,那邊又挖開。 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感?
沈陽到底為啥總在修?
小編認為,沈陽城建歷史較為悠久,尤其是市中心很多道路建設年代較早,技術沒有現在成熟,同時城區建設很多地方沒有合理規劃城市建筑特色也非常老舊,因而道路問題較為突出。
東中街積水嚴重,作為沈陽的老牌商業步行街,多年來路面缺乏全面修繕,地磚破損,排水系統確實老舊。
實際上沈陽老城區地下管網多建于上世紀,煤氣管道老化、電線“蜘蛛網”密布,一場暴雨就能讓道路“原形畢露”。 據可靠信息,2023年沈陽改造老舊管網超500公里,相當于沈撫大道的10倍。 現在沈陽的城市發展仍在進步中,地鐵線路逐漸完善,也在逐步完善市民的生活需求,每條地鐵線建設=沿線道路,每條地鐵和延線的建設“開膛破肚”又是一個3-5年。下雨天積水嚴重“出門看海” 在沈陽也十分常見,這都是沈陽城建的歷史遺留問題。
水電氣輪番上陣,路剛填好又挖開!實際上有很多時候“修路”修的也不是路。城市的發展缺乏整體規劃和統籌,就出現了反復修路的問題。
對此你怎么看呢?針對沈陽修路的問題,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來源:沈陽生活圈i綜合網絡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