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刊登于廣西法治日報4版
6月12日,廣西首臺政務AI機器人“螺警官”正式“入職”柳州市公安局車輛和駕駛人管理所。這位身高超1米的“智能助手”不僅能語音交互、精準導航,更可化身為群眾辦事的“移動百科全書”,24小時在線解答車駕管業務問題。
“螺警官”AI機器人為市民提供服務。廣西法治日報通訊員韋巍攝
“您好!我是柳州公安‘螺警官’。我可以幫您解答‘車駕管’業務相關的問題,也可以為您導航帶路。”6月27日,李先生剛踏入業務大廳,“螺警官”就主動迎上,通過語音“自我介紹”。當李先生提出“辦理駕駛證換領”時,機器人屏幕上立即顯示體檢流程、所需材料及辦理步驟,李先生按提示逐項操作,換領駕駛證的業務便高效辦結。“以前總擔心漏掉材料,現在機器人一步步教,太省心了!”李先生感慨道。
這是柳州市公安局車輛和駕駛人管理所以科技賦能優化服務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該所堅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科技手段實現服務流程智能化、便民化,形成“線上+線下”“固定+流動”的全覆蓋服務體系:線上依托交管“12123”App,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網上辦理渠道,涵蓋大部分車管業務,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線下創新推出“無人值守車管所”與“流動車管所”,將服務觸角延伸至城市社區和鄉村,實現24小時自助辦理照相、體檢、駕駛證補換等業務。
“螺警官”AI機器人,正是智慧服務體系的“全能新成員”。該所通過技術攻關,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以超級大模型加持,將海量的車管業務知識裝進機器人“大腦”。這一突破讓機器人跳出單純“酷炫科技擺設”的范疇,真正蛻變為“科技賦能、智慧車管”的鮮活名片。
駕駛證到期怎么換?年檢要帶哪些材料?……面對群眾的高頻提問,這位24小時在崗的“業務能手”總能給出專業解答。當群眾因不熟悉大廳布局而迷茫時,它又化身“智能帶路員”,精準引導群眾到達目標窗口。此外,“螺警官”還具備自動避障巡邏、電量不足自主返航充電等技能。
自上崗以來,“螺警官”已累計服務群眾超2000人次,有效釋放窗口人力;復雜業務處理更快,回答問題標準統一,24小時服務真正實現“減負、增效、提質”目標。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特約記者:韋崇結
通訊員:莫小華 羅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