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柳州市司法局著力于做實做優涉農行政規范性文件(以下簡稱“規文”)備案審查,創新推出了一系列工作舉措,有力地提升了涉農規文備案審查能力,持續優化了涉農規文備案審查質效,為建立鄉村振興政策體系裝上了“法治濾網”。
“我們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科承擔著對縣區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的職責。”柳州市司法局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科科長韋怡介紹說。近年來,各縣區報送備案的文件中涉農規文占了大部分,為此,柳州市司法局立足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職能,通過內部學習研判、提前介入審查、壓縮審限提效、實地調研問需等舉措,嚴把涉農規文質量關,確保各項涉農惠農舉措合法合規、務實管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法治動能。
學為本、研為先,守住政策紅線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政策體系構建不斷深化,而涉農規文更呈現出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的特點,審查工作面臨復雜多樣的法律問題。
為確保審查質量,柳州市司法局高度重視內部學習,組織工作人員每季度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專題研討和案例分析,深入學習鄉村振興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以及審查要點,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提前介入,把好政策源頭關
“這個共享電車的文我們拿不準,能不能幫我把關一下?”因在審查方面存在疑惑,柳城縣司法局文審股的謝艷艷股長就擬出臺的共享電動車運營管理辦法提請柳州市司法局提前介入。經過討論把問題聚焦在安全責任、聯合管理等方面,于是,該文在提交政府常務會審議前避免了違規挪用資金和涉企檢查的濫用,從源頭把控了出臺政策的合法性。
針對涉農規文時效性強的特點,柳州市司法局在規文起草階段提前介入,從源頭防范法律風險。在文件起草過程中,審查人員主動參與,與起草部門共同研究政策目標、法律依據和實施路徑,通過提前介入,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文件“帶病出臺”,且變“被動備案”為“主動服務”,審查效率比“先發文后審查”的傳統模式提高90%。
壓縮審限,提高審查效率
柳州市司法局不斷優化審查流程,壓縮審查時限,通過簡化審查程序、明確審查責任,確保了備案審查工作保質高效完成。同時,推行涉農文件審查“綠色通道”,對緊急事項實行“即報即審”,確保政策紅利及時釋放。某縣振興香山苗木實施方案審查5天便通過備案、某縣區綜合地價實施方案及農村集體土地入市管理辦法不到10天便完成備案審查,為鄉村振興政策放心順暢的執行爭取了時間。
經統計,2024年柳州市涉農規文平均審限為27天,審限比法定審限60天壓縮了55%,審限在10日內的涉農規文占比18%,審限在20日內的涉農規文占比53%。截至2025年6月,涉農規文平均審限為28天,審限比法定審限60天壓縮了53%。
貼近需求,出臺惠農利農政策
政策好不好,基層最有發言權。柳州市司法局定期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下縣區問計問需,通過開展縣區調研,召開座談會等方式,了解他們在農業生產、農村建設、農民生活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和困難,了解政策制定的卡點及堵點,及時傳達最新文件精神,確保文件制定有針對性、具執行性,確保文件“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今年3月,柳州市司法局通過實地了解,縣區存在耕地地力補貼發放流程不透明問題,因此備案審查中注重審查起是否落實公示制度的條款,保證了耕地地力補貼發放的公開公正性。
下一步,柳州市司法局將繼續秉持嚴謹負責的態度,不斷完善審查機制,提高審查質量,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法治支撐,讓鄉村的田野更加充滿希望,讓農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傅永新 覃曉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