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為重慶管道安全再多加一道防線!近日,由重慶市能源局主辦,國家管網西南管道重慶輸油氣分公司、重慶維搶修中心聯合承辦的2025年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線泄漏應急處置政企聯合演練在大足區舉行。一系列前沿“黑科技”驚艷亮相,用智能科技筑牢西南能源動脈安全基石。
圖為演練現場
“ 泄漏監控系統顯示管道壓力異常下降,地災系統持續報警…… ”
演練模擬汛期地震引發大足區珠溪鎮山體滑坡,造成西南成品油管道北線受損,管內油品泄漏流入瀨溪河水域。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險情,政企雙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無人偵測船實時回傳河水流速,邊坡雷達對邊坡變形與滾石實現亞毫米級監測……”演練現場,多項“黑科技”引發關注。其中,激光位移監測雷達持續掃描山體垮塌風險區域,智能巡護平臺融合無人機、光纖預警等多源數據,實現災害“秒級響應”;動力舟橋能夠在3米/秒流速水域快速架設5.7米寬通道,保障重型裝備跨河作業;“便橋+大壩+沱江”的三級攔截體系,將泄漏油品牢牢控制在瀨溪河流域,嚴防泄漏油品流入長江、沱江風險。采用“人防+物防+技防+信息防”手段,逐步推動巡護方式由傳統的“人防為主,技防為輔”向“技防為主,人防為輔”的轉變。
整個演練過程僅用時65分鐘,就成功完成了從險情發現到水面油污清零、環境監測達標的全鏈條應急處置。這不僅驗證了政企聯動機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也充分展示了“黑科技”在保障油氣管道安全中的巨大潛力。
國家管網西南管道重慶輸油氣分公司表示,將以此次演練為契機,繼續堅持“全鏈條智能防控”“全要素聯動攻堅”“全員安全文化培育”,讓科技為管道安全“站崗”,用機制為生態保護“護航”,讓每一條油氣管道都成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安全線。
上游新聞記者 陳瑜 主辦方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