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情報圈最近炸開了鍋!一位名叫湯姆·舒加特的開源情報分析師放出的衛星照片,讓五角大樓的將軍們坐不住了。
1.西北靶場衛星圖片曝光,美日密切關注
在湯姆·舒加特的報告中,中國西部沙漠深處的靶場,正在進行一場震撼人心的“戰役”——針對美軍駐日基地群的精確打擊演練。衛星圖片中包括一系列1:1標靶模型,包括那些加固機堡、彈藥庫等關鍵設施,現場畫面讓美方分析師和五角大樓的情報人員大吃一驚。
密密麻麻的彈坑說明,解放軍用鉆地彈、巡航導彈把這些"高仿基地"犁了一遍又一遍。這意味著,未來一旦沖突爆發,這些基地就是首輪打擊的靶子。
(美國分析師湯姆·舒加特就衛星圖片展開分析)
如果說那些1:1復刻的美軍基地模型已經讓五角大樓坐立不安,那接下來這個發現,讓五角大樓的官員更緊張了——中國靶場里,出現了多條神秘導軌!
衛星圖像顯示,導軌上擺放著日本12式岸艦導彈發射車、美軍“愛國者-3”反導系統,甚至還有“薩德”攔截車的全尺寸模型。這些目標可不是靜態擺設,而是被設定成以實戰速度移動,模擬真實戰場環境下的機動目標。
這意味著什么?簡單來說,解放軍正在測試導彈如何精準鎖定并摧毀移動中的高價值目標。過去,反艦導彈、巡航導彈打擊固定目標,但現在,中國顯然在升級更可怕的技能——動態獵殺。
對于中國而言,任何潛在威脅都必須被預先消除,尤其是在事關國家安全的首要戰略防線,即第一島鏈上。湯姆·舒加特的報告所揭示的,正是中國力求在戰術上取得絕對優勢的努力。
(駐日美軍基地的機庫)
2.解放軍戰術再升級:隔空點穴成現實?
解放軍在沙漠靶場里1:1復刻的,是美軍基地里最堅固的目標——加固機堡、油料庫、彈藥庫。這些設施理論上能扛住普通導彈的直接命中,但中國的鉆地彈、高爆彈頭顯然在反復測試如何“破甲”。
屆時,中國的導彈或許已經具備了“隔空點穴”的能力,即在敵方還未反應過來的情況下,瞬間癱瘓其基礎設施。
要知道,戰爭的勝負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最初幾波打擊的致命度和精確度。中國顯然明白這一點,在沖突開始時,徹底削弱敵方的軍事指揮和后勤支持能力,確保對手“起不了身”。這種高精準打擊能力的訓練,正是為了達成這一目標。
現在看來,美軍在第一島鏈的“盾”正在變成“篩子”——中國演練的不僅是打擊能力,更是體系化摧毀,從雷達站、反導系統到后勤節點,一套組合拳下來,美軍可能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解放軍導彈飽和發射,可瞬間癱瘓目標)
解放軍正在通過一次次訓練,不斷縮小中美在實戰能力上的差距,美軍所倚仗的技術優勢正在被逐漸削弱。
3.西方衛星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代高科技戰爭環境下,各國對敵方動向的偵察和情報收集從未停歇。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通過衛星圖像等手段,不斷窺探解放軍的實際作戰能力。然而,事實證明,他們通過這些靶標和演練所看到的,可能只是解放軍實力的冰山一角。
不可否認,衛星圖像確實能提供一些細枝末節的信息,比如靶場上各類設施的布置,以及導彈擊中后的“彈坑”。但信息化時代的戰爭,與此前的戰場有了顯著的不同。
中國近年來在北斗導航系統上的飛速進步,以及電子信息戰等新型作戰形態上的探索,使得解放軍的作戰體系日益成熟。這意味著,即使被發現一些戰術細節,整體作戰能力仍然具備很大的“隱身性”。西方通過這些零散的信息也許能看出個大概,但很難構建出完整有效的應對策略。
(1:1復刻的靶子,離不開北斗衛星飛速進步)
而這一點,恐怕恰恰是解放軍希望傳遞的信號。
西方現在陷入了一種困境:管中窺豹,越看越慌!解放軍展現出來的實力已經足夠震撼,但這只能說明手里剩下的牌更可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