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延安志丹縣一名村民近日比較發愁,村民都說她犯事了,讓他摸不著頭腦,當然大家都只是開玩笑地再說。那么到底是這么一回事?
2019年來自陜西省延安市志丹縣的一名普通村民,在上山鋤地的過程中發現了兩只小動物,他們蜷縮在樹下瑟瑟發抖。這名村民見狀就把這兩只似鹿非鹿的小動物帶回家中,日夜呵護喂養,幾年的時間兩只小動物長大了!
到了繁殖的季節,這兩只小動物生下了六七只的小幼崽,看上去既像羊又像鹿,這位村民就把它們當鹿去養,沒想到幾年后這件事被更多的人知曉,這才發現從山里撿回來的幾只小動物是“羊鹿”,也就說傳說中的狍子!
在當地的一次野生動物保護普法宣傳中,這位村民也就成了大名人,養了數年間的小動物竟然是保護動物,那么接下來自然不能繼續飼養下去。成年的狍子經過體檢確認健康后,就直接被放生至野外,而那些小的狍子會被送到救助站,最終全部都會放養至山林!
一般情況下面對野生保護動物,我們都需要遵循“三不原則”:不擅自喂養、不親密接觸、不延遲報告。而這一次出現的情況較為特殊,被撿回來的狍子也被喂養長大,同時還順利的繁殖后代,總之結果是好的。通過這件事,這位村民也成為村級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員。
狍子在生物學分類上是屬于鹿科狍屬的小型草食性動物,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和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這位村民算是做了一件好事,當然算不上犯錯,畢竟在她的善意之下這兩只野生動物得以生存,同時還自然的繁殖了后代,從兩只變成現在的六七只,間接的壯大了它們的種群。
類似的事件其實早已經發生過,只不過主角不是狍子,而是兩只“鳳凰”!我們都知道鳳凰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的神獸,鳳為雄鳥凰為雌鳥,在現實生活中它們是不存在的。
但是來自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柳林河村的一位村民卻不這樣認為,村民們都說老郭在山里養了一群鳳凰,很多外地人甚至是攝影師都曾前往一探究竟。
事情要從數年之前說起,這位村民老郭在山里放羊的時候發現了兩只非常漂亮的大鳥,看起來五顏六色就像是鳳凰一樣。
后來老郭就經常的攜帶一些糧食去山里喂養這兩只所謂的“鳳凰”,眼看著被吸引來還有繁殖的“鳳凰”越來越多,4年間從最開始的2只已經變成了四十多只。
經過專家的確認,這些漂亮的大鳥根本不是所謂的“鳳凰”,而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已經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是易危。
這讓老郭更加的開心,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種鳥類本身就天性機警非常膽怯怕人,而老郭可以連續四年進行喂養,跟這些“鳳凰”混熟,足以見得老郭對這些鳥類的真心喜愛,自然也是沒有啥壞心思的!
不得不佩服中國的這些神仙大爺大媽們,就像網絡上的段子,小孩瘦小營養不良,就把孩子放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邊養一段時間,還回來的一定是可愛的小胖墩!看來這也是有有原因的,陜西的大媽可以把兩只孱弱的小狍子“養大成人”還繁殖后代,從兩只變成一群。而山西的大爺養兩只“鳳凰”,最后繁衍到四十余只,不得不說還是有點厲害的!
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既然都生存在這美麗的地球之上,人類的能力足夠自然也要有更大的責任!雖然這不是鼓勵大家去養野生動物,法律自然也是不允許的,但這兩個案例就是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最好的典范!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