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根據國家醫保局發布的消息,截至6月12日,全國13個省份所有統籌區生育津貼均可直接發放至個人。從“單位代領”到“直發個人”,不僅改變了資金發放方式,更提升了社會保障的溫度與精度,為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增添新動力。
“直發個人”的政策落地,消除了長期存在的權益保障梗阻。過去,生育津貼經由單位中轉,有的企業會因信息不對稱動了“克扣”心思;有的企業以“抵扣工資”為由截留津貼,甚至挪作他用,迫使女職工在維權與“保飯碗”間陷入兩難。如今,津貼直接發至社保卡,既避免中間截留,又讓女性勞動者了解權益落實情況,回歸了生育津貼作為社會保障的本質屬性。
然而,改革并非一勞永逸。實現生育津貼直發個人后,需配套建立女性勞動者權益保障提醒機制,動態跟蹤服務流程,暢通維權渠道。從更長遠看,可探索“免申即享”模式,利用大數據實現自動識別與發放,讓政策紅利精準觸達每個需要的人。比如,湖南株洲實現線上“一站式”辦理,將申領時長從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內蒙古推行“即申即享”,通過數據核驗自動核算津貼。這些創新讓參保女職工“不出月子即可享福利”,既能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又能降低制度運行成本。
生育津貼發放提速,折射出社會保障理念的升級。從精簡流程到數據賦能,從聚焦個體權益到構建系統支撐,當津貼發放與產檢、托育等配套政策協同發力,當政策優化與后續服務形成閉環,完善的社會保障也將真正轉化為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動力。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文:木須蟲(公職人員)
圖:朱慧卿
編輯: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