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AI撕裂數據與實體的邊界,量子計算探索物理規則的邊緣,綠色科技重塑增長的倫理,低空經濟、機器人、大模型打開科技躍遷的大門。
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企業需要以智慧為坐標,穿透技術、組織與商業模式的“三重結界”,在數字與實體的糾纏中鍛造新物種。在這背后,是一群技術興國的信奉者,產業躍遷的掌舵人、商業社會的洞察者、認知邊界的拓荒者,這些企業家永遠走在創新的前沿。
與智者同行者,必將率先觸摸未來;與AI共振,終將定義下一個紀元。
我們邀請了多位國內外頂尖創新與商業領袖,人工智能鏈主和龍頭創新企業,共同展望2025產業發展、技術創新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前景。
此文為融中特別策劃·《2025向新·AI未來》系列報道第三篇。
眼下,AI領域風起云涌,具身機器人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
從科研實驗室到工業生產線,從商業展廳到家庭場景,人形機器人的身影愈發活躍,吸引著無數的目光與資本的青睞。在這個極具潛力的賽道上,樂聚機器人憑借在具身智能領域技術突破、產品創新和商業化落地三大方面的顯著優勢,脫穎而出,成為產業化領跑者。
于技術突破而言,樂聚團隊專攻難關,多項成果為行業首創,如率先提出全身動量控制算法,該理論發表于國際頂刊《RAL》。在產品創新上,樂聚推出 AELOS、ROBAN、KUAVO 等多款產品及衍生品,覆蓋多元場景,并參與諸多國際活動,獲社會認可。商業化成果斐然,交付量不斷增加,預計今年將實現千臺級交付。
聚焦工業領域,樂聚重點攻關,其生產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KUAVO(夸父)現已交付至一汽紅旗、海晨股份等企業,應用于柔性制造、狹窄多變空間等場景,完成精細、泛化操作。在確保具身智能設備與現有系統安全高效協同工作方面,通過“硬件-控制-感知”技術迭代開發,提升機器人穩定性。
樂聚還對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路徑有明晰規劃,從科研與展廳講解,到工業場景,再到通用服務領域,致力于讓人形機器人服務于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以下為融中財經對話樂聚機器人實錄,以饗讀者:
融中財經:貴司所處AI產業鏈條哪些關鍵環節、市場格局如何,具備哪些技術/產品優勢等?
樂聚機器人:當前,國內人形機器人市場呈現“百家爭鳴”態勢。樂聚作為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領跑者,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技術突破、產品創新、商業化落地三大方面有顯著優勢。
技術突破上,公司團隊專攻“卡脖子”難題,多項技術成果成為行業首創。樂聚率先提出了全身動量控制算法,相關基礎理論已發表在國際機器人頂級期刊《RAL》上。此外,樂聚還牽頭負責工信部“2023年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先后參與科技部“科技冬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國家級重點課題,為我國具身智能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產品創新上,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陸續推出了AELOS、ROBAN、KUAVO等多款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衍生品,覆蓋科研、工業、商服、家庭等多元場景。同時,得益于國內不斷成熟的機器人產業鏈,我們全尺寸人形機器人KUAVO的國產化率已從不足10%提升到90%以上,并先后參與了亞冬會、乒乓球亞洲杯、中關村論壇、深圳(龍華)米蘭雙城時尚周等國際活動,以高穩定性、高一致性、高可靠性的表現,獲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商業化方面,今年1月,我們完成了第100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的交付,成為全球范圍內公布交付數量最多、場景最多的人形機器人企業。現在我們的交付量又翻了一倍,預計今年實現千臺級交付。
融中財經:當下具身智能成為熱點,公司在工業領域對具身智能的應用有哪些創新嘗試?例如在工業機器人的自主協作、復雜任務執行等方面有何突破?如何讓機器人的操作交互像跳舞一樣“絲滑”?
樂聚機器人:繼去年10月,樂聚中標國內首個汽車行業人形機器人公開招標項目后,“夸父”當前已在一汽紅旗工廠實現高穩定的多機、長時間連續作業。
從技術角度看,機器人執行任務的穩定性依賴于場景狀態、機器人狀態和任務本身。實現真實工業應用,就必須采集并分析這些數據。當前行業多從簡單應用入手,通過“相似場景”的泛化能力打基礎,并在訓練場中進行大量模擬訓練。只有當其在預設標準內表現足夠穩定,才能勝任復雜任務,真正融入生產與生活。
融中財經:如何確保具身智能設備在工業等負責環境中與現有系統安全、高效協同工作?在系統兼容性、人機交互優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樂聚機器人:工業場景對機器人一致性、穩定性要求嚴苛。以一汽紅旗工廠為例,我們團隊通過“硬件-控制-感知”技術迭代開發,將機器人穩定性提升至90%。其中,硬件上對“夸父”手臂、腿部結構、電機等全面升級,打造更適配工廠作業環境的強大“身體”;運控上采用基于融合運控系統下的分層決策規劃方案,就像給機器人植入“聰明大腦”;感知上,和北京通研院聯合引入“工業環境語義感知與主動視覺技術”,提升低紋理堆疊物體識別能力,解決工廠抓取、搬運任務最大痛點。
融中財經:康養時代,醫療機器人/AI陪護等,究竟是不是偽命題?您認為,具身智能的最佳商業化應用場景在哪?
樂聚機器人:樂聚針對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路徑有十分明晰的規劃:第一階段面向科研與展廳講解,像現在清華、北大、哈工大、上交都在以“夸父”作為科研平臺。去年以來“夸父”也在各地多個展廳擔任講解員,實現應用落地。第二階段進入工業場景,解決招工難用工荒、非標工序自動化難、危險場景安全隱患等工業企業的普遍性困境。
第三階段瞄準通用服務領域,只有這個場景的爆發才會帶來整個產業生態的爆發。我們也在和中國移動、海信等企業,探索家庭場景應用,但是這個事情時間應該會更遠一些,三到五年吧。最終,我們希望做到的是,讓人形機器人服務于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融中財經:當下資本市場的火熱,貴公司在融資時候對資本的選擇會考慮哪些問題?最新融資計劃是怎樣的?募集資金將重點投向哪些關鍵領域,推動項目進一步發展?
樂聚機器人:市場狂熱是行業發展的必經階段,不僅是對技術的認可,也是對未來市場的信心。人形機器人技術復雜、產業鏈長,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投入。但相對于資金投入,我們更希望能得到應用場景的支持。開放場景越早、技術會越早成熟,人形機器人行業也將更早迎來大爆發。
融中財經:具身智能是否會迎來“ChatGPT時刻”?
樂聚機器人:具身智能與純軟件型智能的最大區別在于對硬件的依賴。ChatGPT作為一款軟件,一旦成熟可迅速推廣,而機器人則受限于硬件發展的節奏,從實驗室到產業化通常需要3到5年,同時還依賴軟硬件的協同演進。之前有一項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雖然看似規模龐大,但其對GDP的貢獻不足2%,關鍵原因在于功能專用。
而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的出現,憑借通用性,能推動機器人在更多場景中落地。在這一過程中,產業化不斷成熟,智能程度不斷提升,技術將逐步滲透各類場景。當然這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會從較簡單或垂直的場景開始,逐步深入。等到五年或十年后再回顧,會發現智能機器人已經無處不在。
融中財經:隨著這兩年大模型的快速發展,特別是Deep seek爆火,您對公司發展有了哪些新的想法?近三年戰略路徑是?
樂聚機器人:過去,人形機器人缺乏清晰的發展邏輯,直到大模型出現,才讓它成為通用智能理想的載體。大模型具備與真實世界交互的能力,人形形態正好適配多種場景和任務。二者的深度融合,將持續推動人形機器人向通用方向演進。下一步,樂聚將繼續以“解決客戶問題”為核心,分階段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
第一階段面向科研、商業領域
科研領域,是為樂聚商業化蓄勢賦能的板塊,主要體現在后備人才培養和技術儲備。人才培養上,樂聚首開國內大尺寸人形機器人賽事先河,承辦CRAIC2024人形機器人創新挑戰賽,推動高水平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技術儲備上,樂聚積極攜手清華、北大、北京通院、智源研究院、華為、火山引擎等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探索人形機器人前沿技術及高價值應用場景。
商業服務,是樂聚商業化嘗試最早,也是相對成熟的板塊。目前,樂聚“夸父”已“入職”蘇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展示館、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等展廳,擔任講解員。
第二階段面向工業領域
工業智造,是樂聚現階段重點攻關的板塊。樂聚“夸父”已交付至一汽紅旗、海晨股份等工業企業,深入傳統工業機器人難以應對的柔性制造、狹窄多變空間等場景,完成精細、泛化的操作。
第三階段面向通用服務領域
人形機器人的終極目標,是全面進入家庭等人類生產生活中,滿足人類生命健康、陪伴護理等高品質生活需求。為此,樂聚將積極攜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一汽紅旗、海晨股份、騰訊等生態合作伙伴,打造一款“像博士一樣聰明,像家電一樣便宜”的人形機器人產品,推動人形機器人早日走進千家萬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