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越老,究竟是越深情,還是越薄情?
有且只有一個答案:人越老,越薄情,甚至于絕情。
一個人,經歷的事兒多了,也見識過世道、人心了,那他又怎么可能深情呢?
對比一下江湖中的老油條,以及小白,就清楚了。
年輕的小白,沒啥經歷,啥都不懂,自然是傻乎乎的,特別熱情。
有經驗的老江湖,經歷半生,看透人性,自然是成熟、老練的。再怎么熱情,也都是裝出來的。本質上,就是冷漠。
人活到最后,只會達到一種境界——絕情。
02
越是成熟,越是對人性沒有期待。
年輕的時候,你肯定覺得,人性本善,只要我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我好。
中年的時候,你心態變了,就會覺得人性自私,甚至于奸惡,不值得信任。
為什么你年輕時候的想法,跟你中年時候的想法,會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
產生差距的根源,在于“有所經歷”。
沒有見識過復雜的江湖,自然會對人性,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反之,見識過復雜的江湖,自然就會對人性,沒有任何的期待。
尤其是被人傷害過,你更會懷疑一切,認為每個人都不值得信任。
這不是你的錯,只是你變得成熟,認知更為深邃罷了。
03
逐漸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場交易。
如果你是男人,想要結婚生子,那你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毫無疑問,就是有房有車,有存款有穩定的工作,滿足高標準的物質條件。
這樣的婚姻,有感情嗎?沒有感情,就是男女雙方的利益交易。
試想,連婚姻,都沒有感情,那其他的人際關系,還有感情嗎?
不可能有的。比如說朋友關系,朋友之所以跟你打交道,就是因為你身上,有他們需要的物質、利益。
所謂“有錢有酒真兄弟,患難何曾見一人”就是這個道理。
有利可圖,別人才會看上你;無利可圖,別人就不可能看上你。
看明白人際關系的真相,又有多少人,會對人際關系有期待呢?
04
人活到一定的歲數,終究會變得“絕情”。
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究竟是合群好,還是不合群好?
思索到最后,年輕人都會選擇合群。
到了一定的歲數,人們就會懷疑:盲目合群,真的有意義嗎?
當產生懷疑的時候,人們傾向于合群的想法,就會逐漸破裂,從而被不合群、不熱情、獨來獨往的態度所取代。
合群,是一群人的孤獨,你算計我,我也算計你,大家都逢場作戲,虛偽得很。
不合群,是一個人的狂歡,不用算計誰,也不用偽裝什么,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得很。
可見,一切都是有代價的。
合群的代價,是爾虞我詐,關系虛假。而不合群的代價,是獨來獨往。也許,獨來獨往,看似代價,實際上是最大的收獲。
05
寫到最后
人到中年,越活越薄情,甚至于絕情,這正常嗎?
這很正常,或者說已經傾向于極度成熟了。
只有小孩子,才會對誰都熱情。而成熟之人,不可能對誰都熱情。
就拿親戚關系來說,年輕的時候,你絕對重視親戚關系。可到了中年,或者晚年,也許你對于親戚關系,就看淡了。
看淡的本質,就是不抱有任何的期待。
與其期待別人,不如期待自己;與其傻乎乎熱情,不如成熟一點,為人薄情,保護自己。
誰都沒有錯,只是經歷得多了,也就看透世道、人心罷了。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