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記者從成都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繼此前發布兩批次堵點治理和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清單后,成都通過多渠道收集市民訴求建議并結合道路監測數據綜合研判,梳理形成第三批次堵點治理和農村公路排危整治清單。
看清單
針對市民高頻出行需求
精準鎖定“上學、就醫、游園”三大場景
第三批次堵點治理和農村公路排危整治清單共158項,其中,堵點治理任務94項,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64項。
相較前兩批次,本批次任務點位覆蓋成都全市23個區(市)縣,涉及點位的擁堵成因更復雜、治理措施更多元,預期成效更顯著。
針對市民日常高頻出行需求,本批次任務精準鎖定“上學、就醫、游園”三大場景。交通運輸、公安交管、住建、城管聯合教育、衛健、公園城市等部門及屬地政府,協同相關學校、醫院、公園等單位, 在吸納前期“一院一策”專項治理經驗的基礎上,將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附屬小學、成都鐵中等學校,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第一骨科醫院等醫療機構,以及百仁公園、吉泰活力公園等特色公園周邊交通治理納入清單,通過“綜合研判、精準施策、動態評估”閉環管理,全力暢通市民“送學路、就醫路、游園路”。
本批次任務繼續聚焦瓶頸路段治理,一方面,持續推進“斷頭路”打通行動,將和潤路斷頭路、中和二街斷頭路及江東街青羊北段斷頭路等納入治理范圍,多點發力完善區域路網體系;另一方面,將拓寬三環路草金立交與永康路連接處等“高熱度”堵點治理措施納入清單,系統提升片區路網通行能力。
樂平四路斷頭路打通前
樂平四路斷頭路打通后
在農村公路排危整治方面,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聯合成都全市17個涉農區(市)縣,持續聚焦臨水臨崖、視距不良、事故多發等重點路段和路基損壞、邊坡垮塌、交通秩序混亂、交安設施損毀缺失等安全隱患,形成64項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并計劃于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
看成績
第一批任務順利完成
第二批實施進度超八成
成都市自2024年10月底啟動“開門治堵”以來,通過交通治堵“五進”系列活動、12345熱線、領導信箱、媒體平臺網友留言反饋等多渠道廣泛征集民意,結合市民高頻訴求及城市道路監測情況,系統梳理形成兩批次治理清單共214項任務推進實施。
截至目前,第一批次堵點治理任務已全部完成,第二批次堵點治理和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進展順利,完成率超80%。
中環路佳靈路口治理前
中環路佳靈路口治理后
“開門治堵”實效通過一組組數據具象呈現:
擁堵指數下降了。通過綜合治理,成都區域交通擁堵狀況得以持續緩解,華西醫院、統力大道成新蒲路口、劍南大道錦城大道路口等點位周邊擁堵指數降幅均達20%以上。
道路資源盤活了。通過退圍拆圍,成都釋放道路空間超21萬平方米、車道資源116條,加快占道施工“還路于民”進度。
出行選擇更多了。通過匹配需求,成都優化公交站點(線路)50處(條),開行通學、通勤定制公交線路204條,覆蓋80余所學校與6個產業園區,“點對點”解決“送娃上學繞遠路”“園區通勤等車久”的問題;持續推進“地鐵+公交+共享單車”三網融合,“最后一公里”難題逐步破解,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持續增強。
此外,成都還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讓城市交通更“聰明”、更“高效”:公安交管部門通過“智慧大腦”系統、“AI信號燈”和“空地一體”協同網絡三大技術手段,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智能交通管理體系;成都市公交集團依托BOCC(公交運營調度指揮中心)大數據分析成果,持續優化完善公共交通運行體系,全面提升公交服務品質與運行效率。
下一步,成都將扎實推進第二批次剩余任務及第三批次清單落地實施,聚焦重點民生場景,同步開展“進學校”“進醫院”“進公園”等專項治理行動,不斷提升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強化道路運行安全保障,為群眾提供更便捷、舒適、安全的出行環境。
電信路“步行街式”安全通道
具體清單如下
成都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以上清單
有你家附近嗎?
來源: 川觀新聞
封面攝影:馬驥(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編輯:吳蔚、侯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