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黃高速改擴建2標段試驗室,每個構件都有獨一無二的二維碼。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7月1日,在武黃高速改擴建2標段試驗室里,一場交通建設領域的“科技秀”正在上演:ABB機械臂精準抓取試塊送入智能蒸養箱,AGV物流機器人沿著預定軌道穿梭運送樣本,每個構件都擁有獨一無二的二維碼“身份證”。這一幕,正是湖北首條高速公路智慧化改擴建的生動寫照。
ABB機械臂精準抓取試塊進行測試。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被稱作“楚天第一路”的武黃高速公路于1991年通車,已連續運營30多年。隨著日均車流量突破10萬輛,遠超原設計通行能力的5倍,2023年湖北交投集團投資69.09億元啟動改擴建工程。項目西起鄂州市花湖樞紐,東至華容區廟嶺鎮,全長37.4公里,按雙向八車道標準進行智慧化升級。
“我們以37.4公里為試驗場,打造智能建造的湖北樣板。”湖北交投鄂東建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團隊將機器人、3D打印、一體化管理平臺植入建設全鏈條,打造智慧交通新場景。
在試驗室,機械臂替代人工搬運試塊,智能養護箱自動調節溫濕度,數據實時上傳云端?!爸腔墼囼炇?調度指揮中心”的“一體化平臺”管控體系,為整個工程向著“安全、高效、智慧”的目標穩步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
武黃改擴建預制梁廠自動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周恬攝
在生產線,預制梁廠的自動布料機精準澆注模具,震動臺智能調控頻率,自然養生系統根據氣候自動噴淋,碼垛機器人將成品疊放整齊,自動捆綁打包。單片梁生產周期縮短30%,用工減少60%,生產成本降低25%。
在施工側,為36臺壓路機裝備智能監控終端,實時監控壓實度、遍數等關鍵參數,以圖形化色階圖直觀展示施工質量。下一步還將應用三維BIM建模技術,實現“像打印紙張一樣鋪設路面”,平整度達毫米級。
在管理端,省內首創高速公路電子檔案“單套制”管理,通過建設管理一體化平臺,把質檢報告、計量支付等流程嵌入電子簽章,使跨部門協作效率提升70%?!耙郧靶枰?天跑完的手續,現在在手機上用手指一點即可完成?!?/p>
目前,武黃高速改擴建正如火如荼進行,預計在2025年底將實現全線通車。屆時,煥然一新的武黃高速不僅將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緩解既有交通壓力,還將為沿線地區的經濟騰飛、區域交流注入全新動力。(周恬、王勇、王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