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落實《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強化依法管理,深化市民群眾對于垃圾分類的意識,帶動全民踐行生活垃圾分類,大浪街道執法人員走進住宅小區,依法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專項執法檢查,守護城市綠色家園,主要針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配備、日常管理、宣傳引導等方面進行檢查。
規范垃圾分類執法檢查,監管與普法并重
當天,執法人員一行來到龍華和平里住宅小區內檢查生活垃圾分類情況,首先進行了掃碼登記。“為了更好地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行為,推行柔性執法,龍華區全面推行掃碼入企檢查,請工作人員提供企業營業執照的相關材料,我們進行掃碼登記。”執法人員解釋。
在投放點設置了四類桶,分別是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執法人員介紹有關投放點的設置安排:“根據條例規定,住宅區應按照便利、安全的原則設置分類投放點。投放容器需標識清晰、圖文規范、顏色正確(藍、綠、紅、黑),設施完好,周邊環境保持清潔衛生。同時必須公示管理責任人、投放時間、分類指南及監督電話等信息。(指向公示牌)這里的信息公示是符合要求的。”
執法人員打開垃圾桶蓋檢查分類情況,發現廚余垃圾桶內發現混投現象。根據條例,個人未按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經勸阻后拒不改正的,可處五十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百元罰款;管理責任人未履行管理職責的,也要承擔相應責任。
隨后,執法人員、主持人、物管負責人一同前往另一個投放點,執法人員檢查后表示,“現場按要求配備了投放容器,且標識清晰、圖文規范、顏色正確(藍、綠、紅、黑),周邊環境保持清潔衛生。同時,能看到管理責任人、投放時間、分類指南及監督電話等信息都進行公示。”
執法人員隨后介紹管理責任人的職責,主要包括:設置和維護分類投放設施并保持投放點和收集容器完好、整潔;對不符合分類投放要求的投放行為予以勸阻,投放人拒不改正的,應當及時報告區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依法處理;配合市、區主管部門和街道辦事處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按規定將生活垃圾交由有資質的單位分類收運,建立生活垃圾分類。
管理臺賬,記錄生活垃圾種類、數量、去向等情況。
垃圾分類硬核執法:查臺賬
執法人員一行來到管理處檢查臺賬,管理人員提供小區近期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臺賬(如日常巡查記錄、與收運單位的交接記錄等)。執法人員檢查臺賬記錄,發現臺賬記錄詳細真實,時間有序。
執法人員介紹稱,收運單位若將已分類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運輸,由區主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五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個人:未按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由區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十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百元罰款。
管理責任人(如物管、單位): 未履行條例規定的管理職責的,由區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根據該條例規定的情形,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比如未按規定設置分類設施、未保持投放點或者收集容器完好、整潔的等。
本次駐隊律師馬律師表示, 根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第六十七條,物業公司未按照要求設置分類投放點、配置分類收集容器,未保持投放點或者收集容器完好、整潔的,由區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執法人員表示,本次垃圾分類設施設置基本規范,信息公示到位,收運環節(若檢查了)符合要求。但也存在具體問題,如:廚余桶有少量混投、物業臺賬記錄需完善等問題,已現場要求管理責任人立即整改。總體來看,垃圾分類意識在提升,但精準投放仍需加強,將持續跟進整改情況。
人大代表廖峰點評垃圾分類是全民行動,在此呼吁廣大市民朋友:在家分好類,定時拎下樓,定點精準投放,各管理責任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宣傳引導和日常管理,需要市民朋友共同努力,推動垃圾分類成為大浪街道的新風尚,為建設更美麗、更宜居的深圳貢獻力量。
普法小問答
Q:錯過了小區規定的廚余垃圾投放時間,該怎么辦?
A:請將廚余垃圾濾干水分后,暫存在家中的密封容器內,待下一個規定的投放時間段再投放至廚余垃圾桶。切勿隨意丟棄在其他垃圾桶或投放點外。部分小區可能設有誤時投放點(需確認),請留意小區通知。
Q:大件垃圾(如舊家具)和年花年桔該如何處理?
A:大件垃圾和年花年桔不能隨意丟棄在生活垃圾投放點。請關注“美麗深圳”或“龍華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微信公眾號,查詢預約免費收運服務,或聯系物管/社區預約指定地點投放。通常各街道設有專門的大件垃圾暫存點或運收地。
Q:在商業街/餐館門口看到垃圾桶很少且經常爆滿,如何解決?
A:商業區經營管理單位是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如果發現設施不足、清運不及時,可先向該場所的管理方(如商場物業、店鋪)反映。若問題持續存在,可通過“i深圳”APP或12345熱線向城管部門反映,執法人員會跟進核查并督促責任單位整改。
Q:發現有人或單位亂倒垃圾(非投放點),如何舉報?
A:發現亂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行為,請立即通過“i深圳”APP的“城管隨手拍”功能或撥打12345熱線進行舉報。提供具體時間、地點、車輛或人員信息(如能拍到照片/視頻更佳),執法部門將依法查處。
南都記者 張小玲 實習生 何昕怡 通訊員 宋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