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3C認證的充電寶都上不了飛機!”“可為什么他們能夠生產并流通出來呢?”
自6月28日起,民航局一紙新規的出現,徹底讓整個充電寶市場陷入動蕩之中。
而表面上看似是廠商們吃虧,但實際上,真正吃虧的卻是“被騙”的消費者!
人人之所以購買充電寶就是因為隨身攜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給手機充電。
人人也以為只要購買正規品牌的充電寶,就沒有什么大問題,至少質量有一定保證。
可沒想到,最終是花了高價吃了啞巴虧,不僅上飛機帶不上,想要郵寄快遞也拒收……
“充電寶發不了,您所寄的物品屬于高風險電池類快件,暫不符合我司收寄標準!”
在機場,當有乘客聽到這句話,簡直就是心如死灰,最終無可奈何只能將充電寶放到筐子中。
于是,在機場安檢門口,筐里成百上千的充電寶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網絡上,有人迫不及待地在問著:
“到底哪個品牌的充電寶能上飛機?”
也有人忍不住吐槽,而要說真正引發這場行業“地震”的,不是羅馬仕,也不是安克創新。
而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頭部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
1、2年前曾發布新規,一切早有預兆
表面上,這場“充電寶3c”事件似乎要從“北京各高校禁用羅馬仕充電寶”說起。
但事實上,早在2年前,對于充電寶相關的規定就早已悄然出臺。
根據2023年8月發布的新規來看: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充電寶,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如果按照這個規定來看,至少這1、2年,市場上銷售的充電寶都應該是有相關認證的。
但事實上似乎并非如此!
在市場上,很多已經不符合新規的產品依然在流通,隨后在各地也出現不少自燃現象。
而另一方面,不少消費者因為不了解相關政策,在購買的時候也從未注意這一點。
這兩大原因也直接導致了如今不少人所面臨的困境,而在今年6月初,一些行動也已經悄悄開始。
6月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平臺上突現多起3C認證證書暫停事件。
其中包括目前市場上多種充電寶的主流品牌,比如前面提到的羅馬仕,還有倍思、綠聯等品牌。
而更大的風暴還在后面,緊接著出現了高校內部多個羅馬仕充電寶自燃的現象。
隨后該品牌推出了所謂的召回計劃,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家品牌行動之后,安克創新也緊跟腳步。
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因為兩家所采用的電芯是一樣的,都來自安普瑞斯。
這一點,在后來也被安克創新在自家發布的公告中證實,并且在經過相關記者調查發現:
“除了這兩家,市面上流通的主流充電寶品牌采用的都是這家供貨商的電芯!”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這家供應商的電芯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呢?
2、國內頭部供應商,一不小心捅了“大簍子”
“某供應商部分批次的行業通用電芯,但該供應商未經我們同意,私自變更了原材料!”
這是安克創新在發布公告中給出的原因,而按照這個說法,問題就出在安普瑞斯內部。
但是,這家供應商為何突然選擇更換了原材料呢?更換的材料又有什么樣的風險呢?
據相關報道顯示,這家供應商所生產的電芯并非全部都是自己生產。
相反,有些批次則全權交給了一個代工廠,而萬萬沒想到,代工廠卻違規操作:
“替換了電池陰極與陽極間隔膜的原材料,導致整個電池正負極隔膜存在失效風險!”
于是,這塊厚度僅幾微米的隔膜,本應隔絕電池正負極防止短路,卻成了整個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
因為在材料偷換后,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產生的鋰枝晶更容易刺穿隔膜,導致電芯短路。
所以這樣一來,充電寶在使用過程中進行自燃的可能性就變大很多。
而歸根結底,供應商之所以這樣做,也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雙方之間的利潤!
并且從這家公司本身來看,出資進行組建雙方也不簡單!
一個是江蘇無錫產業發展集團,一個則是美國Amprius全資子公司。
從2014年成立以來,至今已經有近11年的歷史,也是國內充電寶軟包電池的最大供應商。
而相比于其他的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在技術上有著斷層的優勢,在整個業內可以說是頂尖水平。
并且其電芯的價格也根本不便宜,甚至比其他供應商都貴。
但因為其技術好,所以很多品牌方也都選擇與此合作。
這幾年隨著各個行業的不斷內卷,各家都紛紛降價,供應商們為了拿到訂單,也給出最高優惠。
但都是做生意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賺錢,而想要賺錢,就只能在成本上進行壓縮。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目前,在安普瑞斯所有的電芯產品都已經被暫停3c認證。
并且,相關的部門也已經開始對整個事件進行調查,但至今,結果也沒有公布。
而另一邊,此前與其合作的充電寶品牌也紛紛取消合作,并且更換了新的供應商。
但整個召回過程中的損失也不計其數,那么這其中還存在一個關鍵問題:
“曾經那些已經被‘做了手腳’的產品,是如何流通到市場上的呢?”
3、如何躲過監管,流入市場?
眾所周知,任何產品想要流通,那都是需要經過很多程序進行檢查,最終確定無誤方才會售賣。
但事實證明,監管部門也不是萬能的,如果有人存心想要做手腳,有時候根本發現不了。
在記者的調查中,安普瑞斯幾乎做得“天衣無縫!”
在充電寶生產領域,當品牌方與相關的供應商有意向合作之后,一定會對其相關的原材料進行檢查。
比如會對電芯的相關認證檢查,以及其他各個參數進行把關,當然,拿到的也只是部分材料。
如果更加嚴謹的品牌方,甚至會檢查得更加仔細,不放過任何細節。
但可惜,檢查的都是樣品,在確保送來的樣品沒問題后,便開始簽訂合約,正式進入生產環節。
當然,在生產環節,品牌方的抽檢也必不可免,各種放電測試都會進行試驗。
但這些檢查,還只是一部分產品,這也就表示,檢查的產品到底合格與否,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這一次安普瑞斯的操作就相當有“頭腦”,他們在更換部分材料時,并沒有向有關部門以及品牌方報備。
等到去檢查相關產品的時候,標準是按照原來的標準,所以想要發現異常,也沒有那么簡單。
最關鍵的是,在生產過程中,更換的原材料是穿插進行,并不是全部更換。
這也是他們的小心思所在,因為這樣一定程度上可以躲得過監管部門的檢測。
這樣一來,產品被流通的可能性就很大,而實際上,在今年5月份,安克公司就發現了問題。
隨后開始內部開啟調查后,最終確定召回!
當然,除了監管上和源頭供應商有責任,相關的品牌方也完全脫不了干系。
如果他們能夠時刻對于供應鏈做到有效監督,或許也能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但當各方監管都不嚴謹的情況下,只能是自毀聲譽。
而隨著3c的強制要求,這還讓不少別有用心之人發現商機,甚至開始售賣假的“3c標志”。
幸好相關部門及時發現,已經開始整治。
目前,機場對于充電寶的管制依然很嚴格,因為一個疏忽,代價就是整個飛機乘客的安全問題。
而在快遞方面,為了防止運輸過程中充電寶自燃,多家快遞都對此表示拒收!
從機場安檢口的混亂,到快遞拒收的無奈,再到國內最大供應商的危機……
這一系列因充電寶3C認證引發的事件,都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作為消費者,我們在購買一些電子產品時一定要了解清楚,對品牌的相關資質進行調查。
而作為生產者,即便要追求產品低價和利潤,但安全這一關絕不能被忽視。
更重要的是,相關的監管部門更是應該謹慎再謹慎!
目前關于安普瑞斯為何要偷偷更換原材料還在調查中,而未來,或許更多品牌要對已售出的充電寶進行召回。
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充電寶嗎?對于這件事情又是如何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信息來源:【極目新聞】【環球網】【揚子晚報】【羊城晚報】【金融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