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辛執導的《醬園弄》自上映以來,幾乎成了2025年暑期檔最富戲劇性的電影——它的口碑比劇情更跌宕起伏。這部改編自民國“醬園弄殺夫案”的電影,集結了章子怡、雷佳音、楊冪、趙麗穎等30多位明星,本應是“王炸陣容”,卻在上映后遭遇兩極分化的評價。
豆瓣開分僅5.9,差評如潮,觀眾吐槽“劇情冗長”“懸疑變說教”“明星堆砌卻無靈魂”。
然而,真正引爆輿論的并非電影本身,而是演員的演技爭議。其中,趙麗穎的表現成為眾矢之的。著名編劇汪海林連發7條動態炮轟她“臺詞生硬,演技拉胯”,甚至直言“不如楊冪”。
粉絲控評與專業影評人的交鋒,讓這場風波愈演愈烈。與此同時,章子怡和楊冪卻意外收獲贊譽,尤其是影片在國際電影節展映后,港媒《世界新聞網》直接點名表揚兩人“演技驚艷”,而趙麗穎的表演則被批“臺詞功底差”。
章子怡:從“綜藝導師”到“影后級表演”
章子怡在《醬園弄》中飾演的詹周氏,是一個長期遭受家暴最終殺夫的底層女性。這一角色被港媒評價為“精準掌控細節,將受害者的恐懼、麻木與爆發演繹得淋漓盡致”。
片中,她有一場法庭戲,面無表情地說出“民國三十四年,哪個法院會判離婚?”這句臺詞時,眼神中的絕望讓觀眾不寒而栗。
為了貼近角色,章子怡減重至42公斤,全素顏出鏡,甚至主動染淡眉毛、戴特制牙套以改變臉型。片中一場家暴戲,王傳君臨場發揮用枕頭悶她90秒,她的生理反應真實到讓現場工作人員驚呼“像真的在經歷暴力”。
這種“毀容式演技”讓觀眾重新審視她的實力——畢竟,此前她在綜藝中的導師形象曾讓部分人質疑其“商業味過濃”。如今,《醬園弄》似乎成了她的正名之作。
楊冪:從“演技群嘲”到“高光配角”
楊冪在片中飾演監獄“大姐大”王許梅,一個蓬頭垢面卻心懷善意的女囚。這一角色被港媒稱為“全片最戳淚點”,尤其是槍決前高唱《十八相送》的段落,被贊“用癲狂詮釋悲壯”。
此前,楊冪因《狐妖小紅娘》《哈爾濱一九四四》等劇被批“演什么都像自己”,但《醬園弄》中,她徹底顛覆形象:素顏、囚服、咬指甲的小動作。
這句充滿生存智慧的狠話,讓角色瞬間立住。戲外,她主動將宣傳焦點讓給章子怡,在戛納紅毯上低調站邊,被贊“情商與演技雙提升”。
趙麗穎:視后光環下的“臺詞翻車”
相比之下,趙麗穎飾演的女記者西林卻遭遇口碑滑鐵盧。港媒直接批評她“臺詞生硬,像小學生讀課文”,尤其是法庭辯論戲中,她的表演被指“過于刻板,缺乏知識分子的層次感”。
爭議并非空穴來風。早在點映時,就有觀眾指出她的原聲臺詞“缺乏情感波動”,粉絲辯解稱“角色設定就是冷靜理性”,但專業影評人反駁:“理性不等于平淡,而是內在張力。”
更尷尬的是,戲外趙麗穎宣傳期幾乎“神隱”,連章子怡的互動也延遲回應,被質疑“回避爭議”。
爭議背后:流量與實力的角力
《醬園弄》的演技風波,本質是娛樂圈“流量與實力”博弈的縮影。章子怡用作品回擊質疑,楊冪靠顛覆形象逆襲,而趙麗穎則陷入“視后光環”與“演技短板”的拉鋸。
編劇汪海林的尖銳批評,或許不全然客觀,但確實撕開了行業遮羞布——當熱搜上的“演技炸裂”變成模板化營銷,觀眾早已厭倦。
目前,《醬園弄·懸案》票房已破3億,但下部《審判》能否挽回口碑仍是未知數。唯一確定的是,這場演技之爭,絕不會隨著電影下映而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