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特朗普宣布對加拿大、墨爾本兩國征收25%的關稅,中國也面臨加收10%的關稅,英國和歐盟也即將面對這種困境。
我國對他這種手段屢見不鮮,但加拿大、墨爾本二國和美國是“鐵三角”的貿易關系,特朗普此舉是在引火自焚,美國近30年的布局就此毀于一旦。
究竟,特朗普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加拿大、墨爾本二國對此又是什么反應?
美對加下狠手,對后者有何影響?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對美國突如其來的“關稅大棒”很憤怒,他強硬反擊:自己也會對美國價值 1550 億加元的產品征收相同關稅,這次“報復行動”將分成兩個時間節點以及兩個不同金額實施。
同時,他們還會針對美國相關州的威士忌、橙汁等10種商品進行報復,當然也包括向美國出口的所有鋼鐵、鋁產品、鈾產品、馬桶和水槽等陶瓷制品以及能源采購等領域。
說到底,加拿大之所以分成兩個階段來實施“報復行動”,主要基于兩個理由。
一是為了減少經濟損失和影響,二是為了與美國爭取一定的談判時間和空間。
對加拿大來說,他們的汽車制造商才是加征關稅的真正苦主。
汽車出口就是他們的第二大出口產品,他們在2022年的該領域出口額高達270億美元,由此可見一斑。
本來加拿大汽車業剛有起色,結果特朗普來了這個損招,要知道斯特蘭蒂斯、本田、福特等5大汽車生產商的汽車主要是賣給美國人的,他這么一來兩敗俱傷。最終還是美國消費者扛下了所有經濟傷害,可以預見的是,他們本土汽車價格將會愈發昂貴。
一輛美國汽車價格至少上漲600美元,至多上漲2500美元,這對美國消費者來說就是噩夢。
更關鍵的是,美國的汽車生態系統也會受到重創,受益的只能是其他國家了。
除此之外,加拿大的食品和農產品也會受到影響,根據該國相關數據可知:美國平均每年向他們進口近405億美元的農產品,而冷凍馬鈴薯和冷凍薯條就占了整整17億美元。作為冷凍薯條的主要廠家麥凱恩食品,他們要想止損只有2條路,其一把生產環節挪到美國;其二用漲價的方式來抵銷關稅。
美國消費者對此事也表示不能接受,他們不想花更多的錢買同樣的產品。這樣一來,麥凱恩食品只有一條路,那就是關掉加拿大的7家工廠。只是,加拿大部分工人就會面臨失業,只能說此舉對基層百姓生活影響巨大。
另外,加拿大的服飾行業也將面臨危機,“加拿大鵝”這個大品牌有七成以上的商品在本土制造,他們公司也正在看情勢決定是否要漲價。明眼人都清楚,“加征關稅”百害而無一利,特朗普要是堅持一意孤行,受傷的只會是美國民眾。
到時候,美國人買車、買薯條以及買衣服的將會付出更多的金錢,這無疑是給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這和特朗普上臺前承諾“會讓美國再次偉大、幸福”等言論似乎并不相符。
對加拿大來說,美國六成左右的原油都是出自自家,美方此舉無疑是自斷其臂。
50%的美國人對特朗普此舉也是持反對意見,他們擔心美國未來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問題,當然他們更憂慮自己的用車問題。按照這種局勢發展下去,美國每加侖汽油至少漲價30美分,至多漲價70美分。
這場關稅大戰的副作用也很快顯現,特朗普前腳一宣布實施,加美之間的匯率就大幅度下跌。2月2日,1加元只能兌換0.6789美元;而1月份,1加元平均能兌換0.74772美元,這對比太明顯。有專家預測,北美股市和加元也會受到打擊,匯率預計降到1加元兌換0.65美元的地步。
假設雙方都發動了“25%關稅”技能的話,美國和加拿大的GDP都將下降,分別下降1.6%和2.6%。基于此,加拿大并不愿意和美國再硬剛下去了,墨西哥的處境也類似。
墨西哥作為另一受害方表示:將保持冷靜!
和特魯多明確的“報復行動”一樣,辛鮑姆表示:他們也在制定相應的征收關稅清單!她強調:美墨兩國之間每年多達8000億美元的貿易總額,如果美國非要這樣行事,那美方必將陷入通脹狀態。
說起來,特朗普在2018年就對他們的鋼鋁加征過關稅,后來他們也在豬肉和鋼鐵等領域實施了反制措施。
這次美國梅開二度,對后者來說,他們有三類商品將會受到重擊。先來說下牛油果,美國人對此類食物的依賴性很強,他們甚至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錢買牛油果。
然而,美國有九成以上的食用牛油果都產自墨西哥,要是后者斷供了,到時候美國自產自銷的話,最起碼得花6~8年時間,這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是難以忍受的。有相關CEO表示:他們每年都會將牛油果價格上漲一些,這種漲價行為已經是慣例了,但他們的銷量并不受影響。
也就是說,墨西哥的牛油果不愁賣,美國此舉反倒給他們一個正當的漲價理由。
酒類以Constellation為例,他們的子品牌Modelo是美國最流行的啤酒,為了應對征收關稅,Constellation只能提高銷售成本,最起碼得提16%左右。當然,銷售成本是一方面,還有另一方面,他們曾花了數十億在墨西哥擴大了啤酒產能!
對他們來說轉移產地是很不劃算的,最后也只能用“提價”來應對特朗普這個政策。其他酒類集團也深受影響,只要產地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他們很大概率都會提價。對于墨西哥汽車制造商來說,他們雖然在美國有工廠,但他們更依賴墨加等多個國家的進口。
此前他們相信了“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因此很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都把工廠開在墨西哥,現在美方出了這個政策,他們為了止損也只能采取不利于消費者的方式了。雖說墨西哥有49.4%的汽車零部件是從美國進口的,但美國86.9%的汽車零部件也是從他們國家進口的,兩相抵消,明顯美國對他們更有依賴性。
辛鮑姆只能再次把北美局勢拿出來說事,她覺得三國之間的貿易是必須維持好的,特朗普要是沒把握住,那以后就沒有籌碼和中國競爭。按理說,美國和墨加二國保持良好的貿易關系是三方得利的事情,特朗普為何要非要舉起“關稅大棒”呢?
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最終只會引火燒身
很多人覺得特朗普是為了奉行“美國優先”原則,也有人覺得他這么做是為了解決非法移民和毒品問題。從他上臺頒布的海量措施來分析,他這么做的確十分“內顧”,很多選民對他也很滿意。
可墨加二國是他們重要的兩大貿易伙伴,前者去年出口給他們的商品金額高達4750億美元,后者出口額總數為4180億。
兩國出口總額占了美國進口總額的三成,這個比例相當大了,要是缺失了二者,對于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場“經濟海嘯!”三國此前也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的貿易根據協定相關內容是可以免稅的。
特朗普這次公然違反這個協定,美加和美墨之間的政治和經濟也會受到打擊,整個北美貿易平衡也會被打破。從金融方面來看,加墨股市直接下跌,這種趨勢也證明了,市場和投資者對3國貿易關系的擔憂。
從民生方面來分析,零售商為了甩開這個燙手山芋,他們只能把成本放在消費者頭上。美國消費者也因此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簡而言之,企業和消費者成了“征收關稅”的實際承擔者。部分美國消費者對特朗普的這項政策感到悲觀,他們覺得以后的生活更加艱難了。
根據相關報告:美國消費者今年在相關行業的購買力將會大幅度下降,至少下降900億,至多下降1430億美元。
從所有的貿易數據來剖析,美國三分之二的鋁是從加拿大進口的,他們雖然也有冶煉廠,但和后者漲價的影響相對沖的話,美國的損失難以抵消。一旦該政策實施,全世界的原鋁價格勢必會下降,到時候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他們的原油也有六成是出自加拿大,更糟糕的是,他們對石油的需求量巨大。按照這種趨勢下去,布倫特和 WTI 等全球基準都會被迫下降, WTI 數值也會相當難看。
從三國產業鏈角度來分析,美國車企組裝成本和美國消費者買車成本都會上漲,再加上農業等領域的連鎖反應,最后必然會出現供應短缺、物價飆升、就業減少、消費者成本上升、出口受阻以及通脹加劇等現象。
結語:
美、加、墨三國原本穩定、可預測以及可自由貿易的三大北美區域經濟優勢,被特朗普一朝毀掉,他此舉實在是不明智。
不過政策還未實施,特朗普又在2月3日宣布要暫緩兩國的關稅,但他這種朝令夕改的行為也著實令人不齒。
總之,“征收關稅”一事還沒有蓋棺定論,但副作用已經十分明顯了,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就在他一念之間了。
特朗普的政治手段如果非要以經濟、民生為代價的話,這對全球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對他來說也是一場巨大的賭局,生死難料。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