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中國公派留美的數學天才,卻淪落美國快餐店打工7年。
寧愿刷盤子也不回國,甚至被傳放下狠話拒絕國內名校邀請。
因此有人質疑他“公派不歸”,有人抨擊他“崇洋媚外”。
然而如今這位數學大師卻選擇用最硬核的方式回應——全職回國。
從北大才子,到賽百味打工仔,再到數學界巨星。
在他“寧刷盤子不回國”的爭議背后,究竟藏著怎樣震撼人心的真相?
頂尖數學家回國任教
最近幾年中美之間的風向真的變了。
不僅不少華人教授選擇回國任教,一些外國的世界級專家也奔向了中國。
就在這幾天就又一位頂尖數學家入職國內高校,還火上了熱搜。
這位數學家的名字為張益唐,他的回歸在國內引起不小的轟動。
甚至新華日報都發文專門介紹他的背景,因為他在數學界實在太牛了。
在數學界有不少尚未解出的難題。
只要解出其中一個,就是可以被稱為數學天才。
而張益唐就證明了著名數論難題“孿生素數猜想”,并且是第一個證明的。
除此之外,張益唐還在其他數學問題上也有建樹,獲得過很多大獎。
被北大寫文評價為“世界上只有一個張益唐”。
可見他是何等寶貴的數學家,有了他的加盟,中國數學將會更進一步。
然而張益唐身上卻有一個點很受關注,也是他被爭議的一點。
在張益唐的簡介中,出現了不少名校上學和工作的經歷。
但是這其中卻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工作經歷。
那就是他曾在美國的快餐店賽百味打工7年。
一個數學家做這樣的工作也屈才了,還干了這么久。
而且還明晃晃地就寫進自己的簡歷里,這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于是網上對張益唐教授這段經歷的猜想很多。
那時張益唐教授是博士畢業。
如果回國肯定能進入國內的名校,當教授完全不成問題。
但是他卻寧愿浪費7年的時間在美國快餐店打工也不回國,這到底是為何?
甚至有傳言說當時有國內名校給張教授伸出橄欖枝卻被他拒絕。
還放下狠話“寧愿在美國刷盤子,也不回國!”
一個受人尊敬的數學家,背后的真面目如此不堪?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三次人生轉折
從數學天才到一事無成,張益唐在三次人生轉折中,徹底顛覆人生。
張益唐異于常人的天賦從小就顯露了出來。
他跟著姥姥長大,沒人管他學習。
但是三歲就能自己認字,還能看懂一本小說。
等到上學后,張益唐求知若渴,他一心撲在了學習里。
9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證明勾股定理了,對數學的喜好一發不可收拾。
小小年紀的他想解出那些世界數學難題,想成為像華羅庚一樣的大數學家。
從此張益唐一直為這一目標努力。
后來他考入北大數學系,成績一直是第一。
這是張益唐人生的第一次轉折。
大學知識為他以后的數學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也是以后支撐他在數學路上堅持走下去的動力。
張益唐的導師非常喜歡他,便推薦他公派留學,去美國的名校攻讀博士。
這本該是一條前途無量的路,但是張益唐走得卻沒那么順利,甚至跌入了谷底。
在美國求學的日子里,張益唐再次表現出了在數學方面的天賦。
僅僅花了兩年就寫出了一篇轟動學界的論文。
然而在取得成就,博士畢業后。
作為公派生的張益唐卻沒有選擇回國,而是留在了美國。
這是張益唐人生第二次重要的轉折。
只是這個轉折的結果卻不太好,也是大家很質疑的一點。
很多人覺得公派生畢業后就要回國報效祖國,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但是其實張益唐的公派名額屬于自費并不是公費的。
并且在那時他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坎坷。
寫出那篇驚人論文的張益唐本來該順利畢業的。
但是因為他博士導師的原因,造成了他那篇論文被作廢。
畢業也被延遲了,最后張益唐讀了7年的博士才拿到學位證。
為了在數學上取得成就,張益唐便決定留在美國。
但是當時想要在美國任職,是需要導師的推薦信。
但是由于他和導師產生了分歧,導師便沒寫。
這導致張益唐雖然有博士學位,但是卻找不到工作。
后來張益唐還差點成為流浪漢,住在大街上。
后來他提起這件事,都會變得很嚴肅,可見這件事對他的影響極大。
好在他的朋友伸出援手,讓張益唐在自己的快餐店打工。
這沒讓他真的流落街頭,但是沒想到張益唐這一干就是七年之久。
七年打零工
在快餐店里,張益唐不僅要做會計。
有時候也會做服務員的工作,收拾盤子,送外賣等等。
一個名校畢業生做這樣的工作,實在大材小用。
但是張益唐毫不在意,他需要先解決生計。
這期間張益唐并沒有放棄對數學的追究。
因為是打零工不用上一天班,這讓他有時間去研究數學。
所以并不覺得辛苦,反而心中充滿希望。
覺得自己一定有一天再回到學術上去。
其實當時也有人勸說張益唐不要太執拗。
按照他的學歷和天賦,不研究數學。
換一個領域發展也能做出一番成就,不少高薪職位等著他。
但是張益唐全部拒絕了。
因為他對數學的愛是純粹的,他寧愿落魄也不愿意放棄數學。
只是沒想到這份純粹的熱愛,到后來就被傳變味了。
傳成了張益唐“不愿回國”“崇洋媚外”等這些謠言。
張益唐也曾正面回應過這件事,他沒有避諱地談及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如果他當時回到國內,可能要面對很大的世俗壓力,比如要一直出論文成果。
但是在美國就沒有這樣的壓力,哪怕自己一個博士打零工也沒人看不起。
同樣的事情放在國內,就很難被人接受了。
“在美國我還是我,但回了中國我就不是我了。”
張益唐的這句總結很無奈,但是又很現實。
不過他后來直接把這段經歷寫進了簡歷,很大方很灑脫。
在他的心里數學家打零工真的算不上什么事情。
在美國打零工7年后,張益唐的朋友介紹他去一所大學當助理教授。
他終于等到了回歸學術的那一刻,也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三次轉折。
2013年,張益唐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轟動整個數學界。
已經快60歲的他,終于被世界看到,躋身頂尖數學家的行列。
不過張益唐心里一直心系祖國,2018年在山東大學當兼職講席教授。
而這一次任職中山大學則是全職。
他要完全回歸祖國的懷抱,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出一份力。
小結
“我覺得我大概這一輩子就是做數學的命了,我不做數學都不知道干什么。”
這是張益唐對自己的評價也是畢生的追求。
不管質疑還是榮譽,對于他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數學。
參考資料
新華日報,2025-07-01,《曾在賽百味“打零工”7年!頂級數學家回國任教引熱議》
鳳凰網資訊·新華網,2016-12-12,《隱士張益唐:三十年如一日的“美麗心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